宋代文学家李昉等人编纂的文言纪实小说集《太平广记》收入了唐代诗人袁郊的一篇题为《许云封》的文章,文中谈及贞观初年著名诗人韦应物在和州牧任上,遇到宫廷笛子演奏师许云封,听他说起幼时李白给他起名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说,天宝年间,吹笛名家李谟得了一个外孙,想请李白给起个名字。当李谟抱着外孙找到李白时,李白正在酒楼畅饮,醉态可掬。听李谟道明来意后,李白信笔在李谟外孙的胸上题下一首诗: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题毕,李谟疑惑不解,李白解释道:“树下人为木子,木子李字也;不语是莫言,谟字也;好是女子,女子外孙也(“女子”别解为“女儿的儿子”,即外孙——笔者注);语及日中是言午,言午是许也;烟霏谢成宝是云出封中(“烟霏”意为“云团”,但“云出封中”整句语义费解。有一说谢成宝名叫“封”,但无从考证——笔者注)。即‘李谟外孙许云封’也。”
显然,这是一则完整的谜语,四句诗可视为谜面,“李谟外孙许云封”即是谜底。李白这则谜语综合运用了拆字、别解、会意诸法,比起唐代文人通常用赋的手法创制的谜语来,手法更显多样性,十分难能可贵。
诗歌与谜语有天然的联系,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与谜语的发展基本同步。历史上诗歌最为繁荣的唐、宋、清等时代,刚好是灯谜艺术获得飞跃式发展的时期,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谜语通常以诗歌为体裁,诗歌的繁荣必然催生更多谜语佳作。有确切的资料证实,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如鲍照、皮日休、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制谜、猜谜的高手。在灯谜艺术发展鼎盛时期的清代,文人骚客的灯谜雅集大多在诗社举行,不少诗社实际上也是谜社。
现存的记录唐代诗歌、传奇的古籍中,保留了不少谜语及其相关故事,说明唐代文人圈子内猜谜、制谜风气颇盛。作为旷世奇才且交游甚广的李白,对文人之间这种能够显示才智的文字游戏,想来应该不会不感兴趣。尽管李白流传下来的只有上面这则诗谜,但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可以推断,李白应是当时的谜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