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合肥市五一小学,在一间黑板上方写有“猜灯谜、长智慧、扬国威”的教室里,语文教师仲慧芬正带着学校“谜之韵”社团的学生做灯谜电控抢猜模拟练习。
看到有《工人日报》记者前来旁听,仲老师随机出题,电视大屏幕上显示:“半空云上雁阵飞,猜一个机构名称。”很快,“一号台”作答:“工会。”这时,电控设备传出“答对了”的声音。
在场旁听的还有6位教师,和仲慧芬一样,他们都是合肥市灯谜协会会员。
合肥古称庐州,史料记载,在清朝时期合肥就有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而今,“庐州灯谜”入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职工欢迎和喜爱。
每周五,这些热爱灯谜的职工,都会来到合肥工人文化宫参加协会定期举办的活动。依托工会场地、资金等支持,各种灯谜活动开办得有声有色。
坚持了37年的“灯谜之约”
仲老师接触灯谜,实属偶然。
20年前的一天,仲慧芬无意中翻看报纸,看到上面有猜对灯谜奖“曹操鸡”的活动。她感觉很有意思,思考了谜面后就打电话联系,没想到竟然猜中了,还拿到了奖品。
“回去后,女儿说‘曹操鸡’很好吃,跟我说:‘妈妈,你再琢磨琢磨,还能拿奖’。”在女儿的鼓励下,仲慧芬开始推敲谜语中谜底和谜面的关系。
回忆起怎么找到灯谜“组织”的,仲慧芬说,一次,在杏花公园游玩时,碰巧赶上工人文化宫开展猜灯谜活动,她一下就被吸引了,学猜谜、学做谜,还认识了很多谜友。
“这是一个圈子,大家都有着猜谜的共同爱好。”仲慧芬说,工会“娘家人”为他们搭建了丰富精神生活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平台,活动很多,除了同事,她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谜友,久而久之,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
逢春节、元宵佳节,在工人文化宫开展猜灯谜活动并非新鲜事。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件事情合肥市灯谜协会坚持做了37年。
“灯谜协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合肥市工人文化宫灯谜研究组。37年岁月变迁,可每周一次的‘灯谜之约’活动从未中断。”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崔春梅介绍,这和灯谜协会始终背靠工会、扎根职工密不可分,“协会30多年来一直以工人文化宫为活动场所,不间断地为像仲老师这样的职工提供服务”。
“灯谜热”背后的工会推手
在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像仲慧芬这样热爱灯谜的职工有200多人,这些谜友每周五晚都聚在一起开展活动。
据工人文化宫主任朱红岩介绍,在“灯谜热”的背后,是工会强有力地推动。
记者注意到,工人文化宫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开辟了两个房间用作灯谜的活动场所,书柜里摆满了与灯谜相关的书籍以及各种灯谜大赛获奖的奖状和奖杯,房屋中间则是笔记本电脑、大屏幕彩电和抢答器。“我们专门安排了200平方米的场地,供灯谜协会作活动、办公和资料收藏室之用。”朱红岩说。
“抢答器跟电视节目比赛用的一样,都是在工会的支持下购置的。”提起工会,热爱灯谜的仲慧芬满是感激。
朱红岩告诉记者,合肥市总每年都给灯谜协会一定的活动经费,保障灯谜协会开展日常活动、举办或参加灯谜比赛。“协会日常编印的小册子,也全靠工会经费支持。”
“灯谜是一项职工智力文化活动。”合肥市灯谜协会副会长骆岩告诉记者,每周五,大家通过100道题左右的比赛取长补短,提升水平。活动由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轮流主持,每周最少有二三十名职工参加,题目也由他们轮流出。“源自职工,又丰富了职工文化。”
“职工中猜谜高手很多,往往谜题刚亮出来,铃就响了。过了30秒,还没人猜出来,大家就一起讨论这道题。”仲慧芬声音清脆。
为丰富全市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合肥市总与灯谜协会还举办了公益性灯谜培训班,培训灯谜基础知识、猜谜技巧及电控模拟比赛等,参加学员均免收学费。
在仲慧芬的带动下,五一小学的好几名教师也对灯谜产生了兴趣。他们创办了灯谜社团,开设普及灯谜知识的校内课程,让中小学生感受灯谜这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职工心中
如今,“庐州灯谜”成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合肥市工人文化宫职工社团中最受职工欢迎的活动之一。
“逢节必有灯谜。”崔春梅介绍,灯谜一直以来是文化宫节假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合肥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文体活动内容,累计已达600余场次,参加人数有数十万人。“我们还充分发挥灯谜在劳动、普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作用,寓教于乐。”
谈到市总工会为何大力支持灯谜活动,合肥市总工会副主席欧浩军说,灯谜活动坚持30多年从未间断,体现了职工对这一传统文化内涵的充分理解和热爱,也体现了合肥市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情怀。
欧浩军自豪地说,今年元宵节期间,首届中华元宵灯谜节在合肥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3个灯谜协会负责人齐聚一堂。活动持续3天,吸引了10万余名职工群众参与。合肥市总是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
“进一步推动职工文化活动基层化、常态化,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会大有可为。”欧浩军说,未来,市总将采取职工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灯谜文化传播平台,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更多职工心中,成为一道美味的职工精神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