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
版画是一种行走在刀尖上的艺术,当刀接触某种媒介,实质的有点硬度的媒介,初时干涩,推进时可能有些难度,却是意外的另有一种奇妙和挑战。
版画家多少都有些苦中作乐的况味,不过,因为有悬念也就有更多的吸引。曾经这种创作在鲁迅倡导下风靡,有时想为什么会如此盛行一时?有它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偶然与必然,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也更由于它自身的艺术的力量,刀凿下的锋芒与力度,即使拓印在纸上,还是十分鲜明,令人激动的。
那个激越的时代,这种激情燃烧的艺术,依然让我们怦然心动。即使此时,它多少有些边缘化的时候,多少优秀的版画家选择了其他的艺术形式,可是当我们翻读一帧优秀的版画,我们仍然会被深深地打动。我们会惊诧它艺术的巨大力量,不朽的艺术的魅力。
徐匡是当代一位优秀的版画家,他对版画创作的执着与坚持的精神,令人敬仰。无论版画是炙手可热,还是此际的寂寞,他始终守住艺术的这一方天地,创作不辍。
《草地诗篇》
来自生活的艺术往往最感人,徐匡优秀之作无不如是。如那幅他创作于1964年的《乡村小学》,就是徐匡直接从农村的火热生活中汲取素材的。那时,他住在乡村小学,与农村孩子,“相处时间越长,感情越深。也就产生了一种想画他们,表现他们,歌颂他们的强烈愿望”。还有那帧《草地诗篇》,则是徐匡深入阿坝生活两月余的成果,他说,“我1974年第一次去藏区深入生活。从报上知道在四川阿坝若尔盖有一个先进集体女子牧马班。后来知道它就在唐克军马场里,有城里来的知青,更多是本地的藏族青年男女,我在军马场生活了两个多月。虽然后来只画了《草地诗篇》,但还有许多美好的草地生活值得去回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审美追求。最近因为媒体采访重新翻开当年的速写和创作草图仍让人激动不已。”两个多月的生活,大量的速写,几十年后尚“激动不已”的激情,这就是生活给予他的作品感人力量之所在。
徐匡最令人称奇的是,可以凭素描稿直接起刀,这在国内外版画界都是十分罕见的。徐匡的刀法自由随意:细或粗,深或浅,光或毛,刻或留,顺向取势,或逆向落刀,有时一刀之中兼有宽窄,有时则光糙兼具直曲涵容,一切都似信手奏刀。其刀法结构或组或团,或疏或密,或斜或直,或严整,或错落,把对象之光影黑白过渡灰色,尽用刀刻之痕,传达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看看《藏族老人》的头像上,仿佛信手刻出的浑圆锃亮的“青铜器一般”的额头,就令人拍案叫绝。
徐匡的低调,与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还有对生活、艺术的热情,在当下的画坛上,多少都有些另类。但是,徐匡的创作,这来于生活,来于真诚的艺术,却是多么生动感人的。
作品欣赏:
《 高原阳光 》
《草地雄鹰》
《花朵》
《 嘉陵江上》
《洁白的哈达》
《鲁迅先生》
《奶奶》
《青藏高原》
《守望》
《走过草地》
徐匡是湖南长沙人。曾就读于陶行知艺术学校美术组,1958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一直从事版画创作,是很有影响的版画家,现为四川美协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先生有不少版画作品获得大奖或被著名中外美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