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精神”陈坚纸上作品展
来源:美术观察 时间: 2014/9/11 9:45:22
展览城市:武汉
策展人:傅中望
学术主持:尚辉
展览时间:2014-03-28~2014-04-13
开幕时间:2014年3月28日 10:30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号展厅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
参展人员:陈坚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化厅
承办单位:湖北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研讨会时间:2014年3月28日14:00
研讨会地点:湖北美术馆4楼艺术交流中心
执行策展人:潘辉
展览委员会:傅中望、李和清、冀少峰、朗雪波、肖传斌、张跃平、胡莺、王小红、刘力英、罗良华、何淑军
平面设计:王天宁
展示及展务:彭祥风、蔡峰
公共教育:雷雅婷
专业媒体宣传:潘辉
公共媒体宣传:符坚
水彩画在引进中国的百余年并完全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液后,也面临着如何更深入地研习西方业已形成的具有600余年的水彩画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传统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这个深化与创造命题。如果在这样一个历史境遇中,不能造就中国的水彩画大家名师,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史上便不会有更多的地位。
事实上,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水彩画再度呈现出一种活跃态势,而陈坚也成为这种勃兴势态里的标志性人物。这种标志无疑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观念,把当代中国水彩画从沉溺于水彩画技的状态提升到一个“形而上”的艺术层面,并在深入研究英美水彩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他个性化的创造。应当说,中国水彩画从上世纪末开始便酝酿着一种由“水”转“彩”的变革,也即中国水彩画由原来过多专注“水性”特征的发挥而转向“彩性”表现力的挖掘。这种转型在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固然是一次重要突变,但矫枉过正、画得干枯而拘谨的现象却成为另一种时弊。最关键的是,水彩画创作长期囿于的一种圈子化的现象,导致水彩画创作关注技艺远甚于艺术本身。
陈坚的水彩画改变了一般水彩画流于的写生习作性,而呈现出较为浓重的创作性特质,这种创作性显然来自于他对于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民族长期的情感浸润,那里的每个乡民几乎都成为他精神的维系者,是纯朴的精神升华了他的那些画作。在当代画坛没有几个人会像陈坚那样把那爿高原作为他的精神母地,他以近乎宗教信徒般的虔诚与他们相交往,也以宗教信徒般的虔诚描绘他们的形象。陈坚不止一次地告诉笔者,你到了那里,什么都会放下;只有到了那里,你才会强烈地发现我们这个文明社会所缺乏的真诚与信任。净化,是陈坚在那爿高原上获得的最多的精神滋养。从这个角度看,当代包括水彩画在内的艺术创作,最失缺的东西是灵魂的净化。因而,在当下“怎么画”看来比“画什么”更重要的倾斜,倒头来还是要被“画什么”来制约。只不过,这个“画什么”不是画面表现的题材与主题,而是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精神”与“境界”,是被净化了的精神与境界升华了陈坚笔下的人物与风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大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