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之窗 >> 谜书《空谷幽兰》自然清雅的趋向
谜书《空谷幽兰》自然清雅的趋向
来源:“河北谜坛”公众号 作者:苏德友  时间: 2020/9/29 18:50:26

唐陆冰的《空谷幽兰》(以下简称《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雅”的趋向。我们说唐陆冰的《空谷幽兰》清雅,不是说它清高拔俗,而是觉得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是清新雅致,书中言词清雅,守法而出新,颇多奇思妙想。若接着读下去此书,又产生了“自然”的感觉,谜作面句信手拈来,曲径通幽,贴切底义。《兰》书的这种自然清雅特点从整体形象贯穿于全书内容,还真有点像司空图描述的意象: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一、《兰》书形象的自然清雅和编辑体格的自然交流

1、《兰》的自然清雅氛围

《兰》书的书衣,包括封面、书脊、封底、书舌,封面设计刘志凯采用了自然淡雅水墨山水,恰合书名的意境。扉页以及内页书眉、单页书脚的装帧,亦显自然、清新、雅致的氛围,整书包装的画面和文字,一派自然、清雅的气象。

2、编辑体格达成的编著者与读者间的自然交流

《兰》书“敝帚自珍”中的所有谜作,每条都加了注释,说明成谜手法和扣合关系。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也是本书亮点。当然也见其他谜著有用这种方式著述的。这些注释,对于谜界中人,可作研讨唐陆冰灯谜艺术创作手法时参考,对于一般读者,是传授灯谜知识的好方法。从这点上看,这本书是为了让人看的,也是为了让人看懂。这是一个特点。

《兰》书一半的篇幅都是灯谜赏析作品,包括占绝大部分的他人赏析唐谜的作品和唐陆冰赏析他人的作品,因为灯谜所用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灯谜社区语言文字,与一般语言文字的表义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亟需谜圈和社会的沟通,所以,灯谜赏析就成了谜人间沟通,特别是谜人和一般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由于有了这些注释和赏析文字,就在编著者和读者间达成了自然的文字交流,不经意间扩大了《兰》的交流空间。

二、内容的自然、清新、雅致

《兰》完全属于作者的作品有:“敝帚自珍”“榜上有名”“后记”等五个章节,占全书一半篇幅。唐陆冰“敝帚自珍”中的谜作一共946则,包括字谜、人名谜、地名谜、词语谜、其他(谜),其中字谜最多有318则,其次是人名谜225则。收入此书的词语谜和其他(谜)类属较杂,均属百科内容。比如“其他”谜就包含有:书名、篇目名、称谓、歌名、天体名、食品名、药物名、穴位名、用品名或品牌名、文艺种类或作品名、工业产品名,还有个别的自撰底谜,如感情状态、高考新政、新闻事件等几十个类别。这946条谜作取材广泛,手法多变,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多表现出自然清雅的特色。特别是“榜上有名”中记载的被评为佳谜或上榜的17则谜作,特色更为明显,多被作为欣赏和推送的范谜。

《兰》书唐陆冰撰写的“妄加月旦”和“创作杂谈”以及“后记”几个章节中的短文,包括谜作评析、灯谜创作经验和编辑体会,表达了唐陆冰的灯谜见解,由于文字数量较少,尚看不出唐陆冰对灯谜的整体看法。我们仅从他谜作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和社会反响三个方面做一分析,加以评述:

(一)表达自然清雅特色的多样性艺术手段

唐陆冰在《兰》中谜作,除了取材范围广泛外,成谜手法多种多样,形扣、义扣、音扣无所不用。总体上看,主要以形扣为主,义扣次之,音扣间或用之。他的字谜的创作往往为了避免单一技法内涵单薄且易多底的情况,多用复扣技法。我们常说灯谜的创新,除了题材的新,主要是扣合技艺的创新。唐陆冰谜作成谜手法的多样性,成为他谜作达到自然清雅美学特色的艺术手段。以下对唐陆冰各种技法的谜作逐一举例分析:

1、形扣

和其他擅长离合技法的灯谜作者一样,唐陆冰利用各种各样的形扣技法来再现指射对象,在面句言辞和底句意象间建立了自然新奇的某种联系。唐陆冰使用的形扣技法有:

象形法。清代汉字构字的六书讲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一位的即是象形。所谓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许慎语)。我们看一下唐陆冰的象形法谜,“明日去垂钓(5 笔字) 甩 ”。“明日去”而余“月”,垂钓象形竖弯钩“乚”, “乚”与“月”组成底字“甩”。另一条,“低云残月映西湖(8 笔字)泓”,面句中的“残月”字形像“弓”。 又,“一波三折尺书迟(6 笔字)巡 ”,以一波三折象形“巛”。如是等等。

方位法。形扣谜中方位涵指情况非常普遍,唐谜的“元旦前后要小心(少笔字)于”,“元”前 +“旦”后 +“小”心 = 谜底“于”。面句的方位字词分别转义涵指谜面相应汉字的前、后、中位置的笔画,其中“小心”的“心”动词义素变为方位词。

加形法。形扣的加法是指“形”(字素,含笔画、部首、单字)的加法。如唐谜“改变人生有底气(少笔字)亿”,虽为纯形扣,但有细微之处的差异,“改变人生”使“人”变形为“亻”,“有底气”方位指形“乙”。

减形法。形扣的减法是指组成底字“字素”(笔画、部首、单字)的减法。如:“残月烟冷人踪灭(5 笔字)白”,“残月”象形短撇;“烟冷”隐销“火”,余“因”。紧接着,“因”字“人踪灭”再次销减“人”字,余下“日”,进而与残月的那一短“丿”合组成底。这是一种连减,是串联的减。这条谜“大姐二姐小姐,没见三姐(8 笔字)奈”,大姐 + 二姐 + 小姐 – 3 = 奈。谜面先连加,“没见三姐”再合并销减三个“姐”字,是并联的减。

加减混合。加减混合法的形扣,是以加法为主的,出现多余字素时,就要用减法销除。如,“又要起航风里行(10笔字)般”,又 + + -“×”= 般,“风”字里的“×”是多余的字素,予以销除。前面减形法中两谜也有这种情况。

半形法。如:“只有一半穿破石(5 笔字)右”,谜面的前半部分“只有一半”的“只有”二字各取一半可打出5 笔字“右”,采用的是半形法。谜面后三字“穿破石”,指“石”的一撇(丿)向上穿破亦可成“右”,再用一种形扣方法补充加固,整谜扣合属双扣法谜。

全形法。又称包含法。“好好学里面都有(少笔字)子”。面句“好、好、学”三3个字里共同含有的部件是“子”,而以面中此部件(子)作为底字的全部形态。 此谜面句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合起来的另一个类比说法。

假设法。假设法是从谜底到谜面反向推理,如“本来就不聪明(6 笔字)竹”这条谜作,假设底字 “竹”来一个“本”字就变成“笨”,成为“不聪明”的意思。谜中“本/来就不聪明”,用了切分顿读的技法。另一条谜,“差一点就中(6 笔字)虫”,也是从谜底到谜面倒行推理。假设底字“虫”差了“一、丶”,就变成“中”字,由面意变成底形。

变形法。形扣类谜的变形,有时是字素形态的变化,有时是字素方向的变化,有时是组底时笔画配合的变化。如“大同小异(6 笔字)买”,“小异”的变形,是“小”分解为三个字素“丿、亅、丶”后,“亅”字素方向由“亅”变为“乛”,“丿”字素方向、形态俱变化,由短“丿”变为“丶”,与“大”字组成底字“买”,笔画配合也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形充满了奇思妙想。

切形法。如“介于软硬之间(9 笔字)砍”,破形取字素拼合。相当于拼音文字原本的“切分”。拼音文字最小意义单位是单词,它的切分是在单词音节间切开。汉字最小意义单位是单个汉字,我们一般将顿读的切分定义为在汉字词汇汉字间切开。这条谜将面句“软硬”二字分别“切分”成“车/欠、石/更”四字素,使“欠-石”(颠倒个)黏合,构成底字“砍”。

交错构形。如“咱先来找缺点(9 笔字)拽”,底字“拽”,“口”字嵌入“找”字其中,隐而不露,底字的组合参差错落,具有迷惑性。又如,“备初见张松(11 笔字)梭”,“备”初 的字素“夂”,“松”张开后的字素“八、厶”,变换位置,交错构形。两谜的构形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辨形法。形扣时一丝不苟地处理细节,方见扣合精准。如果说唐陆冰的字谜“点滴积累学有成(6 笔字)字” ,“字”加两点(点滴)而成“学”,有些模糊哲学的话,那么他的这条谜“多点真心共白头(5 笔字)兰”,就做得很较真。较真之处在“兰”字头上那两点的处理。一般谜作草草以两“丶”作罢,然而,“兰”字的笔顺为“点、撇、横、横、横”。唐陆冰较真地分清它们是一“丶”和一短“丿”(白头)。这是一个教师令人点赞的辨识行为,也是作为负责任谜人的求精精神。

2、义扣

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上面所有形扣技法都是在会意涵指基础上的取形。如唐陆冰的这条谜“携手终老此生(7 笔字)批”,面中“老、此”二字终部的两个“匕”合为“比”,再携“手”(扌)拼组成底字“批”。面句之意化裁《诗经》“邶风·击鼓”里的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化裁后的面句,不用“击鼓”篇原意,只用其形,貌似有典,其实则是白描形扣。

唐陆冰真正义扣技法的谜作是下列几种:

会意。如“七进七出救阿斗(6 笔字)动”,谜底别解为:赵云之力,以扣合面义。如果说前谜意指直率,后面两则唐谜意指的则是拢意的韵味:“‘晋人尚韵,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西北谜家)陈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的一段著名书论。由于对这几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而唐谜又加高度抽象概括为面句,即为“陈”述“书法”。撷取毛泽东七律两句为面的谜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宋人二)岳飞、陆游”,亦用拢意大法指称谜底的两位宋人,同样是准确自然会意作品。

用典。“何用万言书,两字做尚书”(同音四字)施、识、使、是”。沈德符《万历野篇》:“明宪宗因口吃,每奏答之际,以舌本出“是”字为艰,给事中施纯者乃密奏,请改用“照例”二字。上允之,玉音遂琅然,大喜,立擢侍郎,以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时登第仅十年也。”谜底别解为:施纯懂得使用“照例”替代“是”。这是体现唐陆冰典故谜驾驭能力的代表作。

章旨法。“‘他年我若为青帝’(泊人三)黄信、时迁、花荣”。谜面用成句,启下句而出底。 面系唐代黄巢诗句,底为《水浒传》中三个梁山好汉,扣合精准妥帖,面底呼应又显灵活生动,尤为重要的是底材集锦自然。

借代。“有蛇要小心一点(6 笔字)导”。面句的生肖“蛇”,借代底字部首地支“巳”。至于指射“亅”的“小心”的“心”字,本义是不及物动词义素中的名词成分,作者把它作为多类词的另一词类方位词来灵活使用。

用格。“‘千村万落生荆杞’(长篇小说二?卷帘格)废都、家”。依格倒读顺畅自然,可谓格助谜活。

3、音扣

唐陆冰的音扣谜,除了一般意义上提音法外,又增添了辨音细节,辨别底字字音的声调。如他的谜作,“数点飞鸟去,几声云箫悠(教育名词)211”。谜面前句数点数,是形扣的数学抽象。谜面后句问“云箫悠”声调,分别是“211”声,是声调的数学抽象。

当然,唐陆冰的辨音之法还在探索中,如“先前西方一搅和,灾难来了闻哭声(14笔字)酷”,谜面前句以形扣出底字“酷”,提音哭,读音kū,与酷(kù)声调不同。谜家田鸿牛建议作者在谜面后句加以补正,改为“先前西方一搅和,犹闻哭声因灾临(14 笔字)酷”,这样改后,谜面自然流畅,意思未变,但提音扣合严谨无疵。

4、双扣

著名谜家蔡芳讲:“单字为底(的谜),一字拆为多字而能贯成一义者不多,底蕴往往过于单薄,纯用会意法拟制的字谜大多失于单调、浮泛、板滞,很难产生佳作”(蔡芳评析吴仁泰谜作“楚君不识荆山玉(字)碧”语)。好多谜家也都有这样的认识,唐陆冰也有这样的感性认识。他除了用形扣的各种手段丰富自己的创作技法外,还把单一的形扣,扩展为双形扣、形义双扣、形音双扣,另外还加入了词类变化、切分、语法句法变义的手法,以丰富自己的创作视野,加固扣合的稳定性、唯一性。当然,谜界许多朋友也都是这样做的。

形形双扣。唐陆冰的“只有一半穿破石(5 笔字)右”这条谜,前面讲它是半形法谜,换一种角度看,它也是一条双形扣谜作。谜面前4字用半形法,后3字以变形法补充加固底字的稳定性。

形义双扣。“上乘之作不多(少笔字)乏”是离合提义双扣谜。“乘”字上头是“撇”,与“之”合成底字“乏”,意为“少、不多”。

形音双扣。如“始乱终弃声声诉(少笔字)升”,“乱”始和“弃”终组成“升”;“升”读声同“声”。又如“听话音始信虚心(少笔字)化 ”,“信”始为“亻”,“虚”心为“匕”,合而为“化”;“化” 听音同“话”。

义音双扣。“ 提高声音(少笔字)升”, 会意提音双扣谜。“升”有“提高”意 ,“升”读音同“声”。

5、词类变化

如“烽火戏诸侯(4字不良社会风气)要塞点烟”。底字“塞”,属动词,是“行贿”,如“再塞他点钱,事情就能办成了”。词类变为名词时,是边界上险要地方,从而切合面题之意。又如“前无村,后无店,心难安(8 笔字)府”。面句“心”字原为“心之官则思”的抽象名词,变为方位词“中心”的心,属于兼类字词造成的涵指。

6、切分造成的句法意义变化

切分顿读后谜面句法变化,引起面句的意义改变,不同于原句法时的意义。一般切分顿读多用在谜底,有些谜友包括唐陆冰也把它用在谜面,造成面句片段或整体意义的涵指变义。试看下面切分顿读谜例:

“新春伊始聚羊城(少笔字)广”。虽亦为形义双扣,但面句片段“新春伊始”中“伊/始”处切分顿读,“始”字暗示方位,涵指前三字笔画之形。“多加小心没有错(10 笔字)爹”,“小心没有/错”处切分,涵指“丿、丶”与“×”,造成面句片段涵指变义。而“台前退到幕后(6 笔字)吊”,“退/到”处切分,造成面句整句涵指变义。

唐陆冰好多谜作的灯谜符号意指过程,是在灯谜符号的表达平面进行的,也就是利用涵指的意指方式在谜面进行的。这也是离合谜作灯谜符号表达的最常用手法。

(二)谜作显现自然清雅的特色

1、自然

唐陆冰灯谜作品呈现出某些自然的特色:他的面句遣词造句很讲究,结构自然洁净而不露斧痕,面底间衔接自然流畅,谜面文字层面多有画面感,为灯谜符号的涵指、别指提供了丰富的意象联想空间。

谜圣张起南说过,“谜之雅俗巧拙,其关系全在择面”,“谜之表面不佳者,内容亦不足观,犹如西子不洁,人皆掩鼻。”

谜面造句自然贴切的谜。如,“小心一点别上当(6 笔字)寻”,“大度一点,有何不可(6 笔字)伏”。这两则谜的面句如自然语言,随口道来。又如,“前无村,后无店,心难安(8 笔字)府”,面句前两句是俗语,方位自然明示。后一句“心难安”作为环境因素引起的心理反应顺口说出,其中的“心”字是兼类词,改变词类后作方位词用,因其字形相同意思也有一定联系,而显得十分自然妥帖。

谜面到谜底衔接自然的谜。这种自然是说谜作的符号意指过程自然妥切。如唐谜,“一动就出血(6 笔字)而”。面句的这“一动”堪称灵动,与过去的一条谜“一针见血(字)皿”,有异曲同工之妙。老谜是假设增形,唐谜是在面字“血”和底字“而”笔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的灵机“一”动,动而造“血”,是“形”的自然整容。另一条唐谜,“‘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中药二)知母、附子”,谜面为象征怀孕的滑脉脉象描述;谜底别指中药二“知母、附子”,解释为从谜面滑脉体征,可得出谜底“知母”亲怀了(附)孩“子”的诊断,是义理上的自然摆渡。

2、清雅

说到“清雅”,笔者想起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说的一段话:“京口诗人,皆奉梦楼先生之教,诗多清雅,有世子申生小心清洁之意”。关于清代的书法,也有一种说法“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此处“梦楼”“探花”均指清代诗、文、书法大家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王文治书法“专取风神”,“其诗宗唐,诗风兼有清逸豪宕”。王文治是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至于袁枚话中的“世子申生”则是晋献公儿子,一个清白忠孝太子的代表。

唐陆冰是江苏句容人,句容市是江苏省镇江市代管县级市。生长在这个地区的谜人唐陆冰是否也耳濡目染接续了丹徒文坛清新雅致的“梦楼遗风”呢?我们还是以谜为证吧。

清新。“丫头主动表真心(兰花品种)玉兰”,此谜应属推陈出新,“丫头、主动、真心”灯谜符号涵指方式早已有之,三个老谜组成一个新谜,形成了新的意象。“善始善终献真心(12 笔字)晶”,总体是方位扣合,但其中加入了“善始善/终”切分,给人清新的感觉。“宴后陌头月西移(9 笔字)娜”一谜的“月西移”,涵指的“娜”中间字形部件是一个新的灯谜符号,新的扣合方式。“月老未老,一再搭桥(9 笔字)骨”,是加减混合运算,加法部分又是连升三级,眼前有更上层楼的视觉冲击。这条自撰底谜,“米颠书小字,全如大行书(6 字物品发放语)一人一个粽子”,谜面和苏黄米蔡的米芾有关。米芾的《海岳名言》有句,“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谜作从面到底,获得了把抽象的书法精神食粮变为实在美味食品的清新感觉,显示出唐陆冰对汉字拆合变幻的能力。

雅致。唐陆冰的谜作多有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如,“西泠听雪五更初(9 笔字)洹 ”,面句诗情画意,具有很美的意境。“向南行,见绝壁上有小小瀑布(3 字气象名词)沙尘暴”,感觉是在曲径探幽。“数点飞鸟去,几声云箫悠(教育名词)211”,是双扣谜。面句中“飞、鸟、去”三字笔画“丶”的数目分别为 2个点 、1个点 、1个点 ,得底“211”。面句中“云、箫、悠”三字声调,各是 2声、1 声、1 声,再次得底“211”。谜作表现出的闲情雅致,俨然不落俗套。成句为面的谜,“草色遥看近却无”(唐诗人二)张碧、张若虚”,从谜底“张碧、张若虚”上做文章。有人说世上万物的美是被人感觉出来的、发现出来的,唐谜从远看近看的两“张”细微之处找出差异,遥看草色“碧”绿(张碧),近看却没有了绿色(张若虚),在幻觉、视觉比较时获得了谜学雅趣。

3、唯美+

唐陆冰的灯谜美学追求不单纯是王尔德的艺术至上的“唯美”,他的谜作不单是自然清雅的唯美,作品中流还露出浓浓人情味、淡淡乡愁情、拳拳爱国心、劝学励志之言,还有扬善惩恶的是非感。所以,唐陆冰的灯谜作品还应该是“唯美+”艺术样式,形成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情感谜如:“中意爱上,托付一生(11笔字)得”,“初见美人音调变(13 笔字)煜”

乡愁谜如:“句容旧貌换新颜(10笔字)晌”,谜作扎根本土句容,乡愁满满,以简洁明快见长,带给家乡猜众亲切感。

国情谜如:“大国外交,妙着不少(9笔字)姻”,面句表现我国的世界形象。“历经半生艰难,达成‘九二共识’”(黑龙江省地名)双城”,面句可看出作者对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人的尊敬。

劝学励志谜如:“清华北大,百里挑一(10 笔字)皋”,面句劝学。“落榜之后雄心在,困难之中团结紧(6 笔字)休”,面句励志。

扬善惩恶谜如:“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谁持石击瓮破之?(4 字对人评价语)此君实干”,面底从古今两个时代褒扬善举。“烽火戏诸侯”(4 字不良社会风气)要塞点烟”,从古今两个时代鞭笞丑恶现象。

(三)唐陆冰灯谜的社会反响

唐陆冰在《兰》后记中说,这是一本“三年集”。又说,这是一本“赏析集”。他邀请了国内谜坛名家为他的谜作指点迷津。谜界赵首成、杨耀学、蔡芳、邱景衡、田鸿牛、张礼鹤、陈清泉、叶春荣、邱茂文、王正亮、王寅丑、孙胜利等31 位谜家撰写了108 篇谜评,仅福建谜家王水松一人就写了 18 篇赏析文章。收入《兰》“妙笔生花”一章的评析文章,占了全书一半篇幅。

《兰》的付梓发行得到了许多国内谜家的支持、爱护和推荐,邱茂文鼎力相助应列首功,杨耀学的《序》充分肯定了唐陆冰的灯谜成绩,有很好的导读作用。

“妙笔生花”中的评析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唐陆冰谜作给予中肯的评价,或嘉许推荐,或指错修正,对唐陆冰今后的灯谜创作的大有裨益。

如,张礼鹤谓唐陆冰谜作“柴进此行,掏空家底(7笔字)宋”出面自然流畅,合情合理;扣底字字踏实,交待清楚。二者得以兼顾,便是拆字佳构。

再如,张礼鹤赏析唐陆冰的谜“川普不靠谱,让西方吃尽苦头(语文名词)训诂”。“在关合谜底字形的前提下,能拟出通顺自然的谜面,全仗谜人的文字功力。‘训诂’二字,单调乏味,谜作者偏偏能从中生发出如此精彩的谜题,既明白如话,又不觉牵强附会,且结合时事,如同新闻评述,信手拈来,但出手不凡。由此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已臻化境。君若不信,不妨也做个试试;或者,看看各地谜作,能否找到几条与之相当的拆字谜来?”

又如,赵首成赏析唐陆冰“唯唯诺诺难取胜(5字医学名词)失血性休克”一谜,“谜底由‘失血性’与‘休克’ 两部分构成,底词结构顺序不变,对照题文,返顾题面,无须再作人工断读,而自然形成别解……真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同时指出了,“当然,如此天然好底材,为之谋得佳面者也甚多”。鞭策作者不断创新精进。

还如,蔡芳赏析唐陆冰“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谁持石击瓮破之? (4字对人评价语)此君实干”。在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或许现当代人口头也偶有‘此君实干’的调侃语,但偶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不宜当作一般来推广。连带式组拼的谜底、为谜而造的用语等,应特别要注意现实中实际使用的可能性”。

 可见,唐陆冰今天的灯谜成绩是在众多谜界师友的鼓励、帮助和支持下取得的。他常提起一则谜作的修改过程:原作“数点飞鸟去,几声云箫咽(教育名词)211”的谜初稿出来后,河北谜友石爱民指出“咽”字的音韵问题,苏州谜家邱景衡建议将“咽”改为“悠”,于是改成了现在“数点飞鸟去,几声云箫悠(教育名词)211”,一条好谜终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唐陆冰的一些谜作不是直接做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上面的谜评,还有其他对唐谜赏析文章中多次出现“自然”这个美学名词,也许是许多谜家对唐陆冰谜作美学取向的一个共识。

三、结语

唐陆冰的“谜龄”与他的灯谜成绩成反比,他的灯谜成绩和他对灯谜的付出成正比。他是201610月“项羽文化”专题灯谜创作大赛时开始学作谜的,当时“蹒跚学步”,“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在想谜,几乎每天有七、八条谜作入账,渐有一些灯谜作品在全国各地各类比赛中及谜刊中获奖或入榜。《兰》就是他这三年多来学谜的一个成绩册。

    笔者分析这本“成绩册”得出他灯谜艺术的“自然清雅”趋向,或者说《兰》从形式到内容表现出来的仅是唐陆冰对“自然清雅”风格的追求。唐陆冰灯谜艺术征途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还有好多次艺术的磨难和飞跃在前面等着他。我们寄希望于唐陆冰,希望他有更多更好的灯谜作品奉献给大家,希望未来在《唐陆冰灯谜作品》二集、三集出版时,自然清雅的形象更加充实鲜明。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