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谜坛杂俎 >> 《杨耀学品谜》后记
《杨耀学品谜》后记
来源:“ 河北谜坛”公众号 作者:杨耀学  时间: 2019/12/15 22:25:53

我写灯谜评析文章,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阶段是上世纪最后十年,后一阶段是最近五年。评文至今已有780篇,本书收入500篇,约35万字。在近年来的几次谜会上,幸遇长安文虎社苏剑社长,蒙他垂爱,将本书列入“长安文虎丛书”选题计划,甚感荣幸。感谢苏剑社长的深情厚谊,并由衷敬佩他为灯谜事业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

忆当年,《佳谜鉴赏辞典》和《古今优秀灯谜鉴赏辞典》先后启动,标志着“一谜一评式”文体开始规模运作,一门“灯谜鉴赏学”正在形成,一时群贤毕至,我也忝列其中。然而,我当时是住院医师,诊务很忙,无暇写作,以至于其他撰稿人都交稿了我还未能成篇。我会永远记住一个城市——湖南湘潭,1990年我在该市开会,因每日会上的讲话已发了文件,不必亲聆,我就在所住酒店房间里日夜赶写谜评,每日早晨到大街邮筒里寄发。正是:不离岗位哪得时,未及潇湘岂有文?这两本辞典中我的撰稿部分,多数是在这个城市完成的,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评谜生涯。

之后便是《历代灯谜赏析》和长治的《毛泽东诗词灯谜鉴赏辞典》两书写作,一为古谜评,一为专题谜评。这两本书都收入我的多篇作品,我的识谜、评谜水平因此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息谜15年,退休之后,写评再次迎来高潮。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应命于朋友的书籍、刊物、谜赛专辑等,总是被赶着走。春风吹又生,评文现井喷,便有了今天的这个篇幅。

谜评写作,最关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分析扣合,讲清楚为什么这个面可以扣这个底。对于面底各自的原意介绍则不是重点,不能喧宾夺主。也就是说,“解扣”是重心,别解须析清,面底维系是枢纽。1991年赵首成先生邀我评析古谜时曾说:赏析,首先是“析”;能赏更好,如不能赏,至少也应“析清楚”。谜评写作,每篇入路不尽相同,可以分别从制、猜、赏三个角度切入,可以探索创作思路,可以分析猜射脉络,可以发掘谜外之意。

在从谜实践中,我逐步体会到,让越来越多的现代有识之士认同、接受乃至欣赏灯谜,赏析文章的作用很重要。谜评是我们与文化人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有些谜,在我们谜人看来,算不上佳谜,然而它需要一篇评文。十几年前我在本市搞灯谜活动,有一位市级主要领导(他是在看过我的《古今优秀灯谜鉴赏辞典》后提升了对灯谜的兴趣,与我做朋友的,并给此次灯谜活动以拨款支持)对我做的一条谜情有独钟:“它是那么灿烂,它是那么晶莹”猜称谓“歌星”。按我们的眼光,这谜太一般,也太简单,甚至可以说不值一提,以致我向外投稿时从不选它,只在本地挂猜过一次。然而,这位领导人参加过80年代的自卫反击战,“星星代表我的心”,对此谜有真情实感。他在大会讲话中当众解释这条谜:“歌”,入谜变成了动词,是歌唱、歌颂、讴歌;“星”,不再是电影明星,还原成天上星星,心目中的英雄之星!在他号召下,有三个文人为这条拙作写了评文,都十分真切感人。我由此事悟出:既不能截然区分谜人和非谜人,也不能截然区分佳谜与非佳谜。一般文化人是能够读懂灯谜的。如果连那些我们认为并不出色的谜作都可以配上佳文,岂不是大大提高了灯谜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我们说一篇谜评“评比谜好”,那只是我们自己的标准。我们的评文,是在向所有的人展示蕴藏在灯谜作品中的深层的真善美,以中肯清晰、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灯谜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思想意义、智慧火花重新来一次开采。因此,我评谜不仅仅是为了赞扬具体这一条,更主要的是发掘、展现谜的整体魅力,使其能立于文学之林。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论谜亦然。观赏者有一种内心“入情”的感受,猜者、读者、评者是制谜者的知音。我们所说的“赏”字,是送给读者的,“赏”的素质、“赏”的能力、“赏”的情趣和心态,存在于万千读者之中,我们只是引领。这是一种奉献,从百花丛中采蜜的蜂,在收获的同时,也向世界贡献了蜜。

记得山东谜人徐成堂曾经说过:我们要将文学因子圆熟地移植、融合到赏谜文章中,使“谜评散文”源于灯谜,高于灯谜,别开生面,情采相生,优雅可读,成为散文园地中一枝奇葩。这应是谜评家们的艺术追求。

我这篇《后记》,参阅了大师们的《后记》。解谜者、评谜者,渗透了多少对灯谜的情?在《历代灯谜赏析》《后记》中,赵首成、邵滨军说,该书对前人谜作精华,逐则进行了学术性“阐释、研究和评价”;在《百年谜品》《后记》中,他们又说,该书体现了他们对灯谜的“钟爱、解读与奉献”。这六个词,对于本书也是完全适用的。

1989年春节那天,我收到吴仁泰先生邀我参与鉴赏辞典撰稿的信。吴老说:“素知你善谜善文,定能于此道中有重大的建树。”给我以勉励和鼓舞。我的第一篇谜评是评析张芳畅先生的“残秋风中去,几度暗香来(字)秃”谜。吴老收到文稿后作了多处认真的修改,刊登稿与原拙稿对照,几无原句,诚为吴老另写,但吴老出书时仍署我名。使我惋叹的是,吴老在我这本书成书之年永远离开了我们,谨以此书表达对吴老的尊崇和永久怀念。

作为附录,本书收入13位谜师友评析拙谜的文章,以光篇幅。

衷心感谢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主任郑育斌先生和西北地区谜友联谊会会长田鸿牛先生为本书作序!

我电脑技术不熟,在成书过程中,先后有侯增、郭忠、陈颖炜、唐陆冰诸友代为录入,邱茂文、徐成堂谜友给予认真、细致、全面的校对及润色,我市文友郑长征多次帮助整理,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邱茂文 校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