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各抒己见 >> 第九届“长安文虎杯”郑百川灯谜实践及灯谜艺术研讨获奖文论之点评
第九届“长安文虎杯”郑百川灯谜实践及灯谜艺术研讨获奖文论之点评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赵首成  时间: 2019/12/4 20:07:46

《第九届“长安文虎杯”郑百川灯谜实践及灯谜艺术研讨征文公告》,自31日发布起,到830日截止,半年内共收到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20件。经过评委会对来稿的初评和复评,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作品1篇,一等奖作品 5篇,二等奖作品5篇,获奖率达到50%以上。这11篇获奖文论,大体上都能围绕“郑百川灯谜艺术特色与灯谜理论的研究和评价,郑百川灯谜实践回顾及其影响”这一中心议题,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灯谜艺术,并有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注重灯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在获奖作者队伍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既有年近八旬的斫轮老手、文章大家,又有学赡才高、藻思不匮的中青年后起之秀。获奖文论的字数,最多的达到47千字,最少的也有35百字以上。他们都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敬心情,或全面观照、评价百川先生的人格、学识、谜艺、事功,微言大义,直抵人心;或就百川先生的谜作、谜品、谜理、谜著等某一方面,展开具体而严谨的考证和申论,邃密群科,以小见大。这些文论的艺术表达方式,或骈,或散;或大声镗鎝,或小令铿锵;或整饬华美,镂金错彩;或零金碎玉,集腋成裘;或鱼龙百变,鳌掷鲸吞;或才情发越,元气淋漓。领略、见识这些锦文绣章,收获多多,正如陶潜所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通过这次征文研讨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两点:一是百川先生爱谜一生,积淀下极其丰厚而珍贵的谜学文化资产,原是宝山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发掘、整理、继承与发扬;二是通过这次活动取得的的实践经验,证明了今后的谜艺理论研究的方向,不仅仅要对着清末民初的历史遗留,还需要加大力度,侧重当代卓有成就的老一辈谜家。因为这既是活着的,摸得着、看得见,有亲切感的历史,更是研究谜人的“学、识、才、品”,有利于谜学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快捷通道。

以下为本人对这些优秀文论所作尝试性的点评:

01-1 王磊《谜学、谜识、谜才、谜品——郑百川灯谜艺术散论》

洋洋洒洒总共23千馀字,从谜学、谜识、谜才、谜品四个方面,纵线论述百川灯谜艺术大成。体悟深刻,高屋建瓴;善于思考,长于发抒;结构宽松,形散神聚。语言唯美,文采斐然;翡翠兰苕,瑰丽幽奇。总论诸艺,纵横捭阖;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百川先生的立体形象跃然纸上,大家手笔方成一等佳什。第四方面“谜品”分类,因系沿用自家路数,故演绎稍显单薄,不够丰满。结尾看似戛然而止,其实尚缺画龙点睛、呼应题旨的那一两笔。

02-1 方炳良《谜擎一帜 海纳百川——郑百川灯谜艺术观与灯谜实践活动的研究》

本文俨然是一部百川先生的灯谜通史。通过对他的灯谜艺术观和灯谜实践活动这两大板块,结合自身的接触、感悟而展开论述。结构严谨,阐释密致,例证分析到位,归纳简练。开合自然,控驭得法;情感充沛,见血见肉。铺张盛美,述真纪实;惊才绝艳,佩实含华;长帆千里,所向披靡。不过,有些内容尚存在套用的痕迹,语言稍显拖沓——此乃高头讲章、鸿篇巨制所易见之弊也。

02-2 荣耀祥《郑百川灯谜艺术虚拟性特征发微》

立意新颖,科学规范,结构完整,举例详实,是一篇业界专门研究灯谜语言学、逻辑学的正式论文。作者征引、考辩、纠补、商榷,月锻季炼,至为精严;旁搜远绍,堂宇恢弘。百战老将,舂容大雅;掉鞅文坛,明星烂然——倘望道、叔湘二先生见之,必当把臂入林。此文甚有高度、宽度,然稍逊深度;例证略嫌庞杂、堆砌,是其不足。

以上两篇对比,荣先生有新意,难安排;方老师大手笔,难驾驭。

02-3 蔡民荣《文思天地阔 艺海德声馨——试论郑百川灯谜艺术实践与艺术特色》

此文用3大章11小节,近12千字的篇幅,来论述百川先生的艺术实践及作品特色。原滋原味、丰富多彩的第一手食材,加以调配鼎鼐、和羹盐梅的高超技艺,由而烹调出潮帮的“满汉大餐”。百川先生为一代宗匠,太丘道广,道德文章影响遐迩。作者占地利之便,春风夏雨,时时得亲謦欬。然即便如此,仍须为文者挽弓力大、凿玉功深,始能风骨骞举,后出转精。

02-4 蔡芳《百川先生的治谜精神》

全文就“读书”“兼容”“求异”三个方面,巧妙运用哲学、逻辑学、文艺学上的思维方法,来论证百川先生治谜(作谜、评谜、谜理、谜法)之神髓理致。阐明幽隐,抉发精微;语能中肯,少许胜多;谈言微中,时出新解。篇幅适中,求实求真;辞旨安详,声希味永;精思健笔,洵足惊人。

02-5 陈春祥《我读<<谜馀闲话>

此篇写作体例,取语录体以对应语录体之《谜馀闲话》,于20篇文论中颇具风雨争飞、鱼龙百变之势。正所谓“盘飧别有江瑶柱,不在寻常食谱中”,令人口感良好,耳目一新。作者用力甚劬,用心良苦;据此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庶免百川先生徒发“诗家都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

03-1杨靖高《从<谜馀闲话>研析郑百川灯谜艺术观及作品风格》

对于百川先生的《谜馀闲话》,敝人曾有过“适足与《谜病例话》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形成百川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认知。本文与上文的作者都接过这个话头,展开更为精深、广阔的阐述。与上文不同的是,本文于研析《闲话》之馀,又结合百川灯谜艺术观、百川作品风格,进行了认真的比勘和论证。沥液群言,博采众说,绳墨布置,师心独运,乃是此文的显著特色。然而“文似看山不喜平”,四平八稳的学院派作文,或许难以讨好。

03-2 王东雄《但开风气不为师——百川先生谜学初探》

此文核心内容有三大章,主要是由“谜历”的综述,引起并开拓对百川谜作风格和灯谜艺术观的探讨,层层递进,奇正相生;登高望远,眼界自宽。其中以“‘手法多变’的百科谜作”与“‘雅、精、巧、新’的字谜”二节,通过列举各种手法的代表性谜作,进行作品风格上的甄别归类、条分缕析,浓墨复重彩,翔实而独到。又提炼出百川“高雅”+“广博”+“精纯”的灯谜艺术观,并以“在创作标准上要求取法乎上”,“在拓宽谜路上要求推陈出新”具体释“高”;“在创作手法上主张博采众长”,“在门户之见上主张转益多师”具体释“博”;“在基础观点上坚持正本清源”,“在根除弊病上坚持扶正去邪”具体释“纯”,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且颇富思辨色彩。作者本善属文,但具有一定规模且符合论文规范者,较为罕觏。此次出手则崭露头角,独立物表;起承转合,不乏创见。既可谓是“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也可说是“我手写我心”。

03-3 黄全来《<病谜例话>的成就及当代病谜理论之改进建议》

《病谜例话》是百川谜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两翼之另一翼。《例话》因为写得早,影响大,受益者自多;原列举之30种,也基本概括了当时频繁发生的谜病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谜学的进步,网上网下,旧疾已去,新疾又生,这就需要经常订正、补充。古人所吟咏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春”也才一年之首而已,跟着夏秋冬,仍将有“沉舟”。所以,艺术之道乃在不断自我嬗替、更新、完善、超越中前进。此文既能校短量长、钩玄提要,复能摘谬纠误、补苴罅漏,实堪称“单抽一丝,袅绕成章”者。作者岂乃“江东文度,后来独步”乎!

俗云“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人的第六感官告诉我们,此文似乎还有长足可骋,是作者耽于庶务,抑或心有别骛所致否?

03-4 陈楷烁《从灯谜和篆刻的对比探讨“谜外学谜”》

提出“谜外学谜”的根据,即为谜人制谜、评谜常说的“功夫在谜外”。因此作者特意请出百川先生来现身说法——好在先生于大学、小学、诗、书、画、印六艺皆通,正是“六辔不惊挥翰手,也能恣肆也能闲”。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有艺术门类之不同,但亦存可交融处,都能成为谜学艺术的饱满养分,殊难视而不见。本文立意之高,已得先手,深获我心。然而,如何努力使胡越一家,异曲同工,须得玄思窎想,百锻千炼,贯穿诸艺,厥旨详备;不然终觉绠短汲深,郢书燕说。

03-5 顾斌《<谜病例话>阅读札记》

作者是颇有口碑的青年谜史研究者。他术业有专攻,不辞焚膏继晷,孳孳矻矻,通过大量发掘、梳理、笺注、解析、推介、揄扬近代谜著、谜作、谜家、谜事,又经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援古证今、古为今用,遂至成绩累累,昭然在目。

此篇略同于黄文,虽都是拜读百川先生《谜病例话》所抒发的读后感,但章法不同,文笔亦殊。本文作者利用自身稔熟谜史、谜籍的优势,先后徵引了张起南《橐园》,李笠僧《谈虎》,谢会心《辨类》以及百川散论等数十种谜话文本,对《例话》前举之21种谜病,进行博采旁证、钩稽索隐、引流辨源,间亦有发前人未发之覆,可谓别具只眼。

以上点评,均系一己之见。既无南威之容、龙渊之利,或致入耳为佳、适心为快;或致贵远贱近,客观宥蔽;难以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凡不自知自见者,盼当世学人谜家,匡我所不逮,幸甚,幸甚! ( 2019 11 28日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