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各抒己见 >> 灯谜鉴赏断想
灯谜鉴赏断想
来源:“ 辽宁灯谜”公众号 作者:蔡芳  时间: 2019/8/20 21:23:51

当代是灯谜创作的爆炸时期,灯谜作品不可胜数,灯谜艺术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灯谜作品鉴赏也随之发展,形成了比较定型的“一谜一评”的赏析文体,“一谜一评”也就成了当代灯谜鉴赏的主要模式。并且大多数谜评是三段式写法,先是解说谜面之意,其次解析面底扣合,最后加个简要赞语。三段式一成套路便有类似“八股”的僵化味道,给人们的好感因素日趋弱化。好大一部分谜评所写的内容,都是谜人熟知的东西,谜人用不着看。兼之谜评之类的文字没有机会发表在公开出版的书刊上,谜人圈子之外的人基本上看不到,也不一定看得懂。由于这种两头不讨好的尴尬的状况,有的主流谜刊只是偶尔刊用谜评,而有的主流谜刊从来就不刊用谜评。实际上目前的谜评大部分只用在个人灯谜专集中,谜友邀评占了大头,主观意愿有感而发撰评的较少。因而灯谜鉴赏大有日益式微的趋向,不容乐观。

谜评文章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文章本身的精彩度不够,没有把握鉴赏的要义,起不到应有的鉴赏作用。那么,问题来了——

一、灯谜鉴赏要写什么?

鉴赏,是对艺术品的品鉴和欣赏。鉴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灯谜是一种文字艺术,灯谜作品是微型的文字艺术品。灯谜鉴赏也必须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灯谜作品进行分析、联想和评判,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与他人共享审美的感受。

品读一条灯谜作品,至少要三看:一看谜面创意,二看扣合技巧,三看谜外功夫。鉴赏灯谜首先要选择有典型性值得欣赏的作品来品鉴。必须根据所选的作品从谜理、文理、情理,文采、扣合、意境等方面综合品赏,关键要用心,用自己的感知分析和判断,发现亮点,解读内涵,体味艺术境界升华,达到与作者共鸣,与读者共享的目的。

大体确定灯谜鉴赏要写什么之后,我们将面临另一个问题——

二、灯谜鉴赏要怎么写?

固定的“三段式”结构虽不太可取,但其中的主要内容“解说谜面,解析扣合,评价品赏”却不可或缺。写法无须受他人套路限制,因材而异,法无定法,结构顺序可以变动,行文可以灵活,笔调可以多变。思路要理清,下笔宜三思,不可像无根浮萍,随波四处乱漂。具体动笔时还须切记莫犯“三忌”。

一忌只关注表面上的东西

谜人似乎偏好用七字谜面,评谜者似乎也特别关注七字谜面。有人一看到谜面是七言句,就先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衡量一番,赞之符合诗句格律。一个七字句,平仄合乎格律诗的句式,未必就成诗句,也未必就有诗意,所以未必就比一般文句高明。并且,符合不符合诗句的格律不是成谜的必要条件,与谜作优劣没有半毛关系,评谜扯这些无异于舍本逐末,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在解说面底时,有人惯用“扣合准确,无一字闲文剩义”赞之。须知这只是成谜的最基本要求,以此认定就是“佳谜”,何以服人。如若做不到“扣合准确”,还存在“闲文剩义”,那就是劣谜、病谜,何劳赏评。鉴赏灯谜不可只看表面现象,而应当探究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二忌只挑成句谜用典谜来评

有的评谜者专挑成句谜和用典谜来评,这里面不排除有个人偏好某种题材的因素,但更多的评谜者是为了有话写。成句和典故网络查询十分快捷,出处和典实可以整段整段照搬照抄和复制粘贴,几百字唾手可得。把面底逐字解说这部分,一加进去后就有了大几百字。而要自个儿用脑思索的评赏部分却非常简略,地道的虎头蛇尾。其实这是一种讨巧的做法,用释典和解说扣合的重头篇幅来掩盖后面评赏分量的不足。并且,同一典故,取不同的角度,可以制成不同的谜。尤其是熟典和常见的诗文名句,典源和诗文出处一般人都已懂得,要是评谜文字中介绍同一典源或诗文出处的雷同文字反复出现,难免令读者生厌,以致对谜评这种体裁完全失去好感。

另有一种偏见是谜评以长为好,认为不上1000字就不能算谜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片面追求字数的不理智行为。只作表面文章,虽长何益;若能切中肯綮,虽短何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当止则止,到位即可。

三忌不知评文写给谁看

不同的读者对评谜文章的适应度不同。灯谜评赏文章绝大部分只能刊发在内部谜刊上,其读者基本上是谜人。谜评中解说扣合那部分,一般谜人都已懂得,根本不屑看。有些时候因特殊需要,谜评面对的是谜外的读者群体,只用太专业的灯谜语言作简略的解说,谜外人看起来却犹如“天书”,根本接受不了。这二者都是很尴尬事实。要避免谜人不屑看,谜外人看不懂的尴尬,首先必须要定位评文写给谁看。写给谜人看的谜评文章,以品评欣赏为主,扣合解析从简或一笔带过。写给灯谜界以外群体看的,重点应当放在解析扣合方面,品评欣赏简要涉及即可,目的是要能够起到帮助他们读得懂谜。

三、灯谜鉴赏还要注意什么?

灯谜鉴赏能力需要长期修炼而成,灯谜鉴赏要唯实唯正,勿偏执,能兼容。笔者浅见,灯谜鉴赏实践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薄自撰面

不宜过分推崇成句谜面,轻视自撰面。灯谜的谜面不外两种,一是引用成句,二是自撰语句。从当代灯谜创作总量看,自撰面句为多。本世纪以来,网络搜索功能日益强大,成句谜面随之增多,少数谜人甚至非成句面不制,每谜必带引号,虽然如此,成句谜面还是相对较少,并未占绝对主流。只是近年来灯谜界审美观有所改变,推崇成句为面者似已占优势,从各地创作赛评佳谜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势头,获佳者多是成句为面加连带式谜底(底含顿读)的作品。其实有好些成句面获佳谜作并无实质性的美感,何则?如:好些谜面取用典籍中对历史名人的评价语,谜底即是由此人的名(或姓,或字号)加上简单赞语(行、棒、高……等)组成。即成以下模式:谜面(成句对人评价语)—→谜底(人物名姓或字号+行、棒、高……等)。谜面所引成句对各人的评价语针对性极强,各自彰显特色,言辞剀切而富有文采,虽值得欣赏,但不是谜人之力。而谜底确是谜人所配,但谜面有血有肉的各有个性的评价,到了谜底都变成了或“行”或“棒”或“高”,这几个干巴巴的词,别解义无非就是很行、很棒、很高明(出色)笼而统之,千人一面,哪有半点美感?你说这类谜义经过谜人的倒腾,意蕴是得到提升还是被削弱了呢?事实上,成句谜也有内涵不足之遗憾。

自撰面句中也有如诗的佳句,也有精警的锦言,也有美好的意境,也有耐人寻味的哲理,如果用上恰当的扣合技巧,这些都更值得珍视和欣赏。因而,评谜者需要有“不薄自撰爱成句”的心态。

(二)典实要弄清

典实没有弄清,所制之谜难免有瑕,甚至会出现与原典之义扣合完全悖反的扣合错误。评谜者如不能识其谬误,便要出现“谬赞”,违背初衷,甚至会误导读者。

曾见,某书择优入选的谜评中,评“收拾金瓯一片(语文教学用语)得、的、地不分”一谜曰:“得”改读“dé”,释为“得到”;“地”改读“dì”,释为“土地”,意境便迥然不同:得到的土地完整无缺。“金瓯”代指国土。底句创意为“得到的土地不再分裂割据”尽得面词之精髓。虽然按评者所析的别解似也不无道理。要是认真看看谜面出处的上下文——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词的下阕“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可知那时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得的地”是要“分”的,要让“耕者有其田”。而谜底连读成“得的地不分”,与谜面原词下句“分田分地真忙”之义显然是相左的。此例谜评刊用于重头书中,着实尴尬。因而,即使是熟典,下笔前仍需再查证一下典实,以免酿成严重失误。

(三)语言要多变

评赏特点相同的谜,容易重复使用同样的评赏语词。零星写个把篇灯谜赏析分散刊用在不同的谜刊里,即使不自觉地重复使用了一些评鉴语句,由于当下眼前看不出重复,还不会有明显的不良感觉。但多篇集中在一起,重复的字眼和语句屡屡出现,不免要大倒胃口。几年前本人编纂灯谜自选集,汇编审订历年所写的灯谜评析文稿时,发现好些语词前后篇重复出现,十分刺眼,只得耐着性子费时删改补救。

评谜不可只用抽象的共性语言,有些通用的评价语似乎用在哪条谜都合适,其实都只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特别要摒弃“齿颊生香”“拍案叫绝”“玉盒子盖玉盒子底”之类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评谜语言凝练精切、灵动多变,要阐发每条谜不同的特点,要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让佳作“活”起来。

◆第四届张家口灯谜艺术节暨中华灯谜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选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