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灯谜源流 >> 晚清谜人古铭猷生平及其谜话谜作
晚清谜人古铭猷生平及其谜话谜作
来源:本站 作者:孙峰  时间: 2019/3/17 11:43:48

刊登于晚清《国学萃编》杂志的《谜话》,被称为“最早的一本谜话”,其作者是晚清谜人古铭猷。关于古铭猷的生平,向来研究不多,甚至其籍贯还被误读。笔者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对古铭猷之生平及其所著《谜话》二卷做一介绍。

1、晚清谜人古铭猷的籍贯考

古铭猷的籍贯,在《国学萃编》杂志的《谜话》卷一中是如此记载的:“镇平古铭猷阶平甫著”。

这个“镇平”就是古铭猷的籍贯地所在。取“镇平”地名者,全国有二,一为河南镇平,另一为广东梅州镇平。古铭猷的籍贯地为哪一个“镇平”需要斟酌考证。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解放前编成的一部大型古籍提要目录(包括若干近现代著作),其第十一卷收录介绍《谜话》二卷,著名文史学家孙作云先生撰写第十一卷的相关条目,云:“铭猷,字阶平,河南镇平人”。他认定古铭猷是镇平人。栾星主编的《中原文化大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吕友仁主编《中州文献总录》(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2年出版)等书籍也沿用这种观点,把古铭猷之《谜话》纳入“中原文化”的著述作品。

其实,古铭猷不是河南镇平人。他的籍贯地,在其他史料中记载得非常清楚,他是广东梅州人。

《申报》1879113日刊登的《己卯正科顺天省乡试题名录》一文显示,“古铭猷,广东嘉应”。 广东嘉应,即今广东梅州,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其下有镇平县,即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这一信息表明,古铭猷为广东镇平县人,其1879年(己卯年)在顺天省(今北京地区)参加乡试,考中举人。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记载,当时广东人考乡试有两处,除了在广州外,成绩较优秀的秀才(监生和贡生)还可以去顺天参试,北闱中的南皿就是的缩写,南皿指南方诸省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监生,乡试考取后虽然都称“举人,可是在北京考更光鲜。因此不少监生赶赴顺天参加乡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显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的一则信息:

古铭猷,广东举人,现年六十八岁,由前顺天蓟州知州光绪三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奉上谕著开缺,以简缺通判用,钦此。今选授江西南昌府水利通判缺。

这段文字,也清楚显示古铭猷是广东人。

通过以上两份史料,可以认定晚清谜人古铭猷是广东镇平人,而非河南镇平人。广东梅县为中国古氏后人分布的主要集中地。

2、晚清谜人古铭猷的生平

根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的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古铭猷已经六十八岁,因此其出生时间大约是1841年左右。其1879年(己卯年)在顺天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时已年近五旬矣。

考中举人以后,古铭猷留在北京,却酿成了一桩惊动朝野的官司。

清光绪年间,北京东安门内外、长安门附近有一群泼皮,敢于藐视朝廷,不仅倒地讹人,而且寻衅滋事,横行霸道,这帮地痞在八旗地面上犯事,朝廷“著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御史按照所奏各节确切查禁,并将匪徒按名严拏务获,送部究办。”其中有一个叫“小军师古香臣”,有文化有头脑,常住在北京城内的镇平会馆。

光绪八年(1882),突有官差数十人持械闯入镇平会馆捉拿古香臣,称系步军统领衙门番役,奉有密旨拏人。却误将寄居在会馆内的古香臣之兄古铭猷捕伤,并将古严刑拷打。时御史邓承修有“奏参步军统领衙门妄差番役强劫衣冠”一折,其云:

据称三月二十八日,立将举人古铭猷攒殴多伤,用大锁铁练捉拏入城,羇禁拷打等。语步军统领衙门虽有缉拏盗贼之责,何得妄拏无辜?况系衣冠士子,尤不应擅行殴辱,该番役因何锁拏举人古铭猷?既经羇禁拷打,该衙门堂司各官有无闻见?着步军统领迅即查明据实具奏,毋得回护掩饰,稍涉含混。

一介书生遭受羞辱,此事在朝野引起重视。光绪皇帝接到多位大臣的奏议,弹劾时任步军统领衙门的大臣崇礼。《申报》也屡次报道此案的进展状况。最后,“此次因步军统领衙门妄拏无辜,是以从严惩办。前经大学士刑部会同审明具奏。并声明古香臣缉获另结。业已降旨分别办理崇礼等处分。”这是大清德宗景皇帝(光绪朝)实录光绪八年六月的记载。

抓捕古铭猷的官军,有的被杖责,有的被流放边远,步军统领崇礼也因误捕了举人古铭猷,结果被斥为“办事草率”因而降职,古铭猷的冤屈得到朝廷的昭雪。还了清白之身的古铭猷后来踏入宦途,曾出任安次(今河北廊坊)县令等官职。

光绪十六(1890)年十二月十四日,李鸿章有《抢办永定河合龙出力人员保奖折》,关于“谨将抢办永定河北上汛漫口合龙大工出力人员择尤酌请奖叙,开单恭呈御览”的奏议,其中云:“大挑知县古铭猷,请俟补缺后以知州补用”。这里有两个信息,一是“大挑知县”,说明古铭猷是由举人身份而担任地方知县候补试用,其次是其参与永定河治水工程,工作业绩受到上司肯定,得以“请俟补缺后以知州补用”。

光绪十八(1892)年十一月初五日,李鸿章又有“抢办永定河合龙大工出力人员请奖折”云:“知州用大挑知县借补宛平县北下汛县丞古铭猷,拟请开缺离任归知州班尽先补用”。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月,北洋大臣王文韶《周传经等年满甄别片》中,对古铭猷的评价也是蛮高:“古铭猷勤慎耐劳……均堪留省补用,俟有应补缺出,照例序补”。

其后,古铭猷出任蓟州(今天津蓟县)知州。但他在这一岗位上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肯定,也没有得到同僚的好评。古铭猷的官运和为人似乎并没有像他的灯谜创作那样出色。据《清实录》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记载:“蓟州知州古铭猷,精神委靡,听断无才,均着开缺。以简缺通判归部选用。”这里上司对古铭猷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评价,“精神委靡”,故要被下放到不重要的岗位去。简缺,是古代官制名。清代地方官的额缺,视其所处地点、人口、赋额、物产等情形,而以冲、繁、疲、难四项,区分为最要缺、要缺、中缺和简缺。凡于冲、繁、疲、难四项中兼有两项者,即称为中缺,而简缺就是最不重要、比较清闲的岗位。从中可以看出,古铭猷在官场受到了冷遇。因此,到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他就由蓟州知州这个地方要员转任江西南昌府水利通判。时古铭猷已经六十八岁,当然,年龄偏大也是他被“简缺”一个原因。

古铭猷在当时文人堆里也有异议。孙宝瑄著的《忘山庐日记》记载癸卯(光绪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公元1903) 的一段事情:“夜,有某君与()东芳相识者来谈,痛诋其州官之暗劣。州官姓古,名铭猷。”田东芳是晚清民国谜人,著有《寄傲山房隐语》,孙宝瑄也是一位灯谜爱好者,《忘山庐日记》记有其与田东芳互相商灯猜射之事。可见担任蓟州知州的古铭猷,在谜人圈里也有一些负面评价。当然,这也不能排除文人相轻的可能。

3、古铭猷的诗作、对联选

作为文人的古铭猷,据一些史料记载,其善画兰,知医理,能诗,有不少诗歌和对联作品传世。

网上有博客文章《畊学居士拾录诗集》介绍,“古铭猷蕉阳东山下人,清末顺天举人,生长北京,晚年返乡”。并选录其《秋兴》八首,此处选二首以飨读者:

萧斋枯坐俨空林,秋色西来万象森;

浅水不波澄夕霁,远山无际慕朝阴。

五更风雨还家梦,三载江湖恋阙心;

独立既多身世感,那堪重听晚城砧。

 

竹篱茅舍绕溪斜,一别乡关几岁华;

岭海卅年连返辔,河源万里误来槎。

病多渐识山中药,睡觉偏闻塞上笳;

抛却故园三百树,秋来犹见战场花。

古铭猷所写的对联,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

凡事行其心所安

这是古铭猷挽吴可读联。吴可读,清朝官吏,同治时官御史。因劾甘肃提督成禄被罢职。光绪时复起用。因请为穆宗立后,于蓟州寺中缮写封章后自杀,盖以尸谏也。

又如:

十月月朔,日有食之,苍苍彼独,何心不慭遗一老;

三世世臣,侯谁在矣,渺渺予末,小子何处吊孤忠。

此联为古铭猷挽李鸿章联。上联“月朔”,初一。“不慭遗一老”,语出《左传?哀公十六年》:“昊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 

4、古铭猷《谜话》二卷及其影响

古铭猷《谜话》刊登于1908年创刊的《国学萃编?晨风阁丛书甲集》里。这是灯谜有史以来,最早正式出版的谜话。刊于薛凤昌所著的《邃汉斋谜话》要晚它4年才付梓,亢聘臣写的《纸醉庐春灯百话》则要在10年后才问世。

《国学萃编》,原名国萃一斑,主要刊登栏目有散文、骈文、诗选、词选、诗话、词话、传奇小说、杂俎等。1908年创刊的《国学萃编》第一期刊登有本社职任员表,总理吴仲,收发刘仰勲,襄理张瑜(张郁庭),总编选沈宗畸。

吴仲,字梦兰,号羞翁,江都(今扬州)人。光绪末年(1908)曾与南社重要成员沈宗畸于北京创办“著涒吟社”,并任该社社刊《国学萃编》总理。

总编选沈宗畸,字太侔,号南雅、孝耕、繁霜阁主,广东番禺人,有吟诗咏词的雅好,为晚清“京师四大才子”之一。其对灯谜也有自己的看法。《清稗类钞》之“谜有书家意江湖意之别”记载:

光绪戊申,番禺沈太侔礼部宗畸在京师刊行《国学萃编》,其征谜语有云:“书家意者方能照登,江湖意者恕不登录。”此语直得谜中三昧。谜之最忌者二:一曰俗,如乡人所猜之谜是也;一曰呆,如苏沪各地茶肆中丐者所书之谜是也,是皆太侔所谓江湖者是也。一染此习,便失文人身分。故谜虽属游戏,必非胸无点墨者所能从事。

这里“书家意”就是指的主张以隐语为正统的文人制作的灯谜,“江湖意”就是指的民间谜语。在沈宗畸看来,谜虽小道,却有雅俗之别,两者是不能调和的。

担任襄理的张瑜,就是著名谜家张郁庭,为北平射虎社主要成员,他学识渊博,著有《谜格释略》、《廋词大成》、《谜家小传》,对北派谜厘定体例,分为八体三十八法,被尊为“北派谜宗”。

古铭猷的《谜话》能够在《国学萃编》第一期上开始连载,与国学萃编社同仁张郁庭、沈宗畸等人的灯谜爱好不无关系。古铭猷长期旅居京都,与北京谜友常有来往,光绪年间晚清翰林韩芸谷集社于北京伏魔寺,同谜社就有唐景彝,田其年,鲍恩绶,陈应禧,古铭猷,胡蕙馨等官吏和文人。

古铭猷的《谜话》刊登后,在文人圈里影响颇大,《女子世界》杂志1915年第四期刊登《亚庐随录》(一说为柳亚子的作品)中曾云:“镇平古铭猷阶平著有谜话一册,搜罗颇广”。

民国学者、藏书家徐兆玮在日记中也转录古铭猷的《谜话》内容。他在1934年十月十四日的日记中说:

沈宗畸《便佳簃杂钞》:古阶平先生铭猷,镇平人,著有《谜话》,余得其稿本一册,选钞数则,资谜家之谈助。见《青鹤》二卷二十二期。今摘其鸟石一类。求我庶士,迨其谓之:隐情急了;磨刀霍霍向猪羊:隐姊归;得马何喜,失马何忧:隐信天翁;药石之言:隐苦吻;东涂西沫:隐漫画;主人有言:隐东道;白所仗惟天:隐凭霄;不如归去:隐休留;河上乎逍遥:隐游波;御沟:隐帝渠;茭里:隐幽昌;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隐寇雉;五月披裘:隐寒皋;亦为方百里也:隐同同;歌鹿鸣之三三拜:隐谢豹;必龙子也:隐决云儿;披鹤氅之衣:隐服翼;晨炊:隐渴旦;炎:隐离离;春泥叱犊:隐犁途;麦天晨气:隐早秋;魏绛更赐:隐半部乐;新诗在玉楼:隐题肩;我爱其礼:隐商羊;三更月正圆:隐子规;女曰鸡鸣:隐唤起。以上各条,皆有精意深思。……

从这一记载看,古铭猷的《谜话》受到沈宗畸的推崇,沈宗畸在《便佳簃杂钞》中以三个页面不遗余力地推介其中谜作。《便佳簃杂钞》作为沈宗畸的遗著,在民国期刊《青鹤》连载,影响颇广。

古铭猷的《谜话》“卷一”部分,从1908年的第一期开始连载到第八期才结束,当中有几期未刊载。笔者浏览19081909年的几期《国学萃编》,未发现有“卷二”刊行。近见台湾文海出版社于19719月重版《国学萃编》六册,其中的第三册收录了《谜话》二卷。据上海谜家江更生先生在《江更生闲话灯谜》中记载,江老先生2009年曾经受托整理编辑《中华谜书集成?谜话专辑》一书,由于原书稿系旧藏谜书复印辑集,内中缺页少篇,讹字脱文。上海谜家袁先寿老先生“不顾年迈,冒着溽暑,一头钻在上海图书馆,把人称‘最早的一本谜话’——古铭猷所著《谜话》的‘卷二’补全,俾使此书将来能以完璧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此也说明《谜话》“卷二”部分比较难得。

在解放前整理编修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中,著名文史学家孙作云先生对古铭猷的《谜话》进行了评述,他说:

是书二卷,共六十四条,首论《周礼》、《左传》中之谜料,下逮人名、官名、唐诗、说部、鸟兽名、花草名、古文、俗谚等。每条之下,皆缕列时人名作,略加解说。其自作之谜,间亦附录。择精选粹,颇便省览。故此书不特为谜话,亦且为谜选也。综其要点,可得数端。诸家著书,多载词例,而少及谜社,此书记同治、光绪间京师谜社最详,不独其主持者为谁可由考见,即谜社地址亦得一览无遗。后之治民间艺术与地方史料者,要得于此取资焉,此一事也。同治、光绪间灯谜之盛空前绝后,由此编可以考得作者姓名凡六十馀人,其中颇不乏国家大吏与朝野名士,如张秀涛、张延秋、陈心言、唐薇卿、黄公度等。或自作佳谜,或以猜谜见称,故此编直一部同治、光绪间谜史,此二事也。谜语为文人游戏,多即兴之作,过后则弃置弗顾,日失散佚。诸家谜语藉此得保存者不少,其本有专书而今佚者,亦得因此残存一二。如《雨楼隐语》佳作颇多,其书久亡佚,此编则引录十条,幸得苟存。《龙山灯虎》为咸丰时谜书,此编亦引十条,得窥端倪,此三事也。……

孙作云先生对《谜话》的谜史价值特别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谜话》所记载的同治、光绪年间,北京谜社的人员、地址、谜事活动尤为详细,填补了谜史资料的空白。同时该书搜罗不少散佚的名家佳作,弥补了名家谜稿原著亡佚的缺憾,这正是古铭猷《谜话》一大特色。当然,《谜话》中古铭猷关于灯谜作品的评论也值得后人认真研读。

5、古铭猷的灯谜作品评述

    古铭猷的灯谜作品除一部分刊载于其所编的《谜话》二卷中外,还有一部分则收录于《十五家妙契同岑集谜选合刻》中。《十五家妙契同岑集谜选合刻》又称《春灯新谜》,简称《十五家同岑集》、《十五家谜稿》、《十五家谜契》等,酉山主人李澎(字月潭)编选,它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灯谜选集,全书收录谜作一千多则,作者中包括古阶平、韩芸谷、田东芳、陈应禧等清末民初的一些谜坛名家。《十五家同岑集》原由北京琉璃厂酉山堂书坊于光绪二年(1876)年刻印刊行,此书出现有清代的几种翻印本,有的编排和版式有改动,内容也有删作。

《十五家同岑集》初版时间为光绪二年,时古铭猷已36岁,正值年富力强之时。此时,古铭猷尚未考取举人,其与北京谜人已经交往甚密矣。到《谜话》出版之时,古铭猷已68岁,其从谜经历至少三十多年,其间对灯谜的痴心未改,由此可见,古铭猷应该属于那种“铁杆”灯谜爱好者。

古铭猷的谜作,有《亦嚣嚣堂谜稿》收录于《十五家同岑集》,“亦嚣嚣堂”或许就是古铭猷的书斋名。1991年出版的《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收录《亦嚣嚣堂谜稿》,共计有44条灯谜,作者署名“粤东蕉阳古阶平戏笔”。

读《亦嚣嚣堂谜稿》,以及邵滨军主编的《历代灯谜赏析》中所收录的古铭猷谜作鉴赏,发现古铭猷的灯谜作品,多为典故谜,谜面皆有出处,其善于用典且自然贴切,或蕴含人物关系,或拢意相扣,其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矣。

如,惟饷王不留行一斤(《诗经》句)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谜面用典,出自《世说新语·俭啬》:卫江州(展)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惟饷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谜底中之“勺药”,在古代也暗喻“别离之物”,与“王不留行”两相对应,则寓意相近。赵首成老师在赏析此谜时云:“至于其中是否含有‘伊其相谑’,抑或‘谑而近虐’的意味,且留与读者自行领会吧!”,盖意其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又如,“女置酒内室以劳,三让而后隅坐”(唐诗句)暂醉佳人锦瑟旁

谜底中的“锦瑟”就是谜面所用典故的主人公。谜面出自《聊斋志异·锦瑟》故事:沂人王生,家清贫,因不堪忍受悍妻之凌辱奴役,愤而就死。后遇居地府的遭谴仙姬薛锦瑟善待,得以安身且知恩返报,救锦瑟逃出虎口。锦瑟益重王生,并“置酒内室以劳之。赐之坐,三让而后隅坐”。举爵如让宾客,后更以身相许。谜面顺手拈来成句,“暂醉佳人”属拢意相扣,“锦瑟”则是对应谜面中的“女”主人公,人物关系十分对称。此种手法,正是古铭猷的拿手好戏!

又如,光风霁月(明人名)黄道周

谜面典出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濂溪诗序》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后人称为濂溪先生。“光风霁月”,系黄庭坚称道周敦颐之语,故谜底“黄道周”,此谜人物对应关系一清二楚矣。

读古铭猷的作品,犹如走进灯谜的时光隧道,一个个历史典故或让我们茅塞大开,或莞而一笑,亦其乐无穷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