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灯谜源流 >> 顾 斌:清华和北大的灯谜往事
顾 斌:清华和北大的灯谜往事
来源:《文虎摘锦》2017年春季刊  时间: 2017/4/19 12:51:23

众所周知,清华和北大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两者均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史上,不仅培养出大量的专家、学者,也留下了谜家们的足迹。

在拙文《清华才子谜家沈诰》中曾提到了沈诰、傅葆琛等人在清华求学时的从谜经历,当时清华大学的刊物除了《清华周刊》之外,还有《清华暑期周刊》《清华副刊》等多种刊物发行,著名史学家杨联升就在《清华副刊》上悬过灯谜。杨联升(19141990年),原名莲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后留美获博士学位,在哈佛远东语文系执教,墙外开花,海外称雄,有“汉学界第一人”之美誉。《清华副刊》1935年第1期刊发《以文会友》(署名杨牛)悬谜一束,并在第4期揭晓(署名杨莲生):

弹蝇非曰小任,射虎聊以怡情。

一、子曰:泰伯,可谓至德(本校同学)吴其仁

二、未能坦荡,是真小人(本校同学,卷帘)戚长诚

三、敢不承用(本校同学)王受符

四、以红笔勾本校名曰:是魁首也(本校同学二)朱画清、华道一

五、斥鷃笑之日:彼且奚适也(本校同学)胡鹏飞

六、胡鹏飞(本校同学,白头)蒋南翔

七、原不过青梗峰下一块顽石,有甚希罕(本校同学)何玉珍

八、何玉珍(本校同学)赵文璧(按蔺相如完璧归赵,在赵惠文王时)

八条灯谜竟然全部猜清华大学在校学生。第一条典出《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即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三让天下于季历。仁,仁德,扣合精准。第二条则以《论语?述而》里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扣底。第三条面出《汉书?王莽传》“臣莽敢不承用”,王莽假借符命篡位称帝。第五条面出《庄子?逍遥游》,斥鷃指小雀,它自己飞不远,却在嘲笑大鹏在高空中翱翔。第六条谜底用格后解作“将南翔”,南指南冥之地,因《庄子?逍遥游》有“鹏之徙于南冥也”一句,蒋南翔为我国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在获奖名单中排在前面的是谢锡爵、姚克广两人,其中姚克广就是后来成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姚依林,他于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化学。

同年在《清华暑期周刊》,刊有一篇署名为鹿苹的文章《谈人名谜》,对这八条谜进行综评,有褒有贬:

谜之 最忌者二,一曰俗一曰呆,副刊四十三卷一期杨莲生君所制谜语八则中,第四则“以红笔勾本校名曰:是魁首也”射“朱画清、华道一”即犯一“呆”字。制者盖先寻得同学名中之含有“清华”二字者,然后按字强扣成此谜面。作谜者得底以扣面,射谜者因而以知底,固是恒例,然勉强成辞,终属索然无味。第七则以“原不过青梗峰下一块顽石,有甚希罕”射“何玉珍”,第八则再以此谜底射“赵文璧”,作者之解释为“蔺相如完璧归赵,在赵惠文王时”,此实似以“四个头,六只眼睛,十二只脚”射“牛羊父母”(顾注:此谜出自《两般秋雨盦随笔》:谜面作“四个头,六只眼睛,四只手,十二只脚”),其佳处虽在瞽瞍之无目,而令射者见之,只觉历历落落、五花八门,不知从何处着想,究属呆诠。且作谜原是文人游戏,何必以隐晦难人,使射者攒眉蹙额,反失兴趣。(顾注:此段内容抄自《邃汉斋谜话》。)况玉之珍者非必赵文之璧,而赵文之璧亦非青梗峰下之顽石耶!愚意不如易为“贾承文”,虽不甚熨帖,犹可以贾宝玉之通灵宝玉系衔之而生,且上镌有文字之意,直应第七则之原面也。

八则中之最妙者当推五、六两则,按《庄子?逍遥游》原文:“……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然后图南……斥鷃笑之日:彼且奚适也?”第五则以末句射“胡鹏飞”,再以该底射“蒋南翔”,自谜面贯下一气呵成,且毫厘不失原文之意,流丽自然,远胜七、八两则,白描谜中之上乘也。抑有微疵者,即白头格原以同韵之字为限,“将”在阳韵,“蒋”作姓用时则在养韵,然而瑕不掩瑜也。(后略)

还有一则趣闻轶事,历史学家周传儒在《回忆梁启超先生》一文中,谈到梁启超在清华任教,每周三讲授《儒家哲学》,讲课时,他让学生周传儒负责记录他讲课的内容。当时校中有人制了一条灯谜:梁任公(梁启超号任公)先生每星期三讲哲学,打一人名,谜底是:周传儒。大家为之失笑。

再来说一说北大,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谜家顾震福、周维华曾在那里念过书,顾震福还在北大教过书。北大是人文荟萃的地方,云集了胡适、刘师培等国学大师,对灯谜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王峰兄和我均有这方面的论述,在这里不再展开讲。还有一批学者们也研究过灯谜,例如朱光潜写过《诗论?诗与谐隐》,梁实秋写过《谈谜》,等等。

提起北大,不得不说到一位谜史专家,他就是钱南扬。钱南扬(18991987年),名绍箕,学名肇基,以字行,浙江平湖人。他在1919年考入北大国学门中文科,时任校长蔡元培大力提倡民间通俗文学,北大校刊编印《歌谣周刊》,专门发表同学们从各地搜集来的民歌民谣,钱南扬所写的《谜史》也是在这种风气熏陶下编撰而成,陆续发表在《歌谣周刊》。他在《谜史引子》一文中说:“谜语究竟起源于何时?他的沿革又怎样?问人,找书,都得不到一个确切的回答,后来总算在《文心雕龙》里看到了这篇《谐隐》。可是《谐隐》所说,到魏晋为止,以后就没有了,谜语的起源是知道了,他的沿革,仍旧没有明白。知道问人是无益的,还是找书罢,相信在书中总可以寻出一个谜语变迁的踪迹来。进了北大以后,得到一个看书的机会。于是碰到高兴,不是往北大图书馆,便往京师图书馆,满处乱找。如此,前后凡一年半,总算得到这一些小小的成绩。”《谜史》一书初稿约于1920年完成,后来由于兴趣转移到了戏曲研究上,书稿一搁就是七八年。在民俗学家顾颉刚的提议下,于1928年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作为《民俗学会丛书》之一正式出版,《谜史》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谜史的著作被载入史册。另外,钱南扬还在1925年的《歌谣周刊》上还发表过《“俗谜”溯原》和《“俗谜”溯原补》(署名钱肇基),同年毕业离校回浙江。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日刊》就发布一则消息《北平射虎社特别隐语大会》:“该社定于二月二十四日(即旧历正月十四日星期日)正午十二时起、午后八时止,仍在顺治门外大街中间路西北京学界俱乐部(江西会馆对过),公开第四次隐语特别大会,闻悬谜计三千馀条,并备有赠品茶点以款来宾,愿本校同人勿失此机会也。”从这则消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平射虎社规模之宏大,已影响到了高校学子们。1919年,北大筹备学生游戏大会,特地成立文虎部,准备灯谜一千则,向全校征集灯谜,联系人为欧阳邦华。欧阳邦华,即欧阳道达(18931976年),安徽黟县人,1915年入北大学习哲学,而后长期负责国家文物保护工作,曾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研究组主任。1922年,北大为来年的25周年校庆做准备,成立灯谜组,并不定期开会,布置校庆灯谜任务,联系人徐鹏武、叶震。叶震即叶溯中(19021964年),浙江永嘉人,1925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一直在国民党军政、教育等部门担任要职。19231216,北大25周年纪念庆祝大会举办得很成功,北京主流媒体《晨报》进行了报道,对其灯谜活动,夸赞道:“此外尚有灯谜室,多就本地风光制有灯谜多种,设想巧妙,趣味丰富,射中者皆有赠品,是以灯谜室中,亦颇热闻。”此后在1927年亦有类似的校庆活动。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北大的灯谜活动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解放后,清华和北大的谜事稍显平淡,直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清华和北大的灯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校园BBS论坛开辟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猜谜版、北京大学一塌糊涂谜版和未名谜版,后来很多人成为游子吟谜社的主力军。以“华清杯”和“华清谜吧”命名的杯赛和谜群(原为论坛聊天室),则是为了纪念已故谜友赵旭晟。赵旭晟(19742000年),谜号华清,陕西府谷人,北京大学博士生,曾任游子吟谜社副社长,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曾经和现今活跃在谜坛的谜家们则有康重庆(老天)、滕宝毅(燕云)、王醒宇(星汉)、黄冬妮(冬妮娅)等人。

清华和北大,这两座百年名校,作为较早开展灯谜活动的高校,有着百年的灯谜史。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校灯谜文化的认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所在。

    (注:发表于《文虎摘锦》2017年春季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