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可看作是一篇极短的作文,它的创作与文章的作法有相类似的地方。清代袁守定先生《占毕丛谈》中谓:“作文必有一段兴致,触景感物,适然相遭,遂造妙境。”创作需要感兴(灵感),它来如闪电,去似烟云,而又“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如何避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作品与他人的暗合呢?这就需要我们在灯谜创作时独具匠心,不人云亦云,所谓“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是也。下面谈谈增损离合法灯谜在创作过程如何创新的一点感想。按不同运法,命名为:词组消减法、多字同位法、一底一拆法、徐妃半妆法。
一、词组消减法 所谓“词组消减法”,即从一“词组”中观察出其蕴含的“偏旁部首”,而由此“偏旁部首”可构成其它的字素,消减之后,再引入其它的“偏旁部首”,遂成“谜底”。 偶从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失计长江边”取“失计”一词,拆出一个“生”字,余下部首为“讠、人”,便先积下灯谜字素“失计丧生(认)”,后见新影目中有“证人”一底,故创作出“东征失计遂丧生”。 由“冬天”一词中,拆出“友”字,余下部件可构成“头”,先制作字谜“冬天别友心苦楚(字)卖”,后为税务词“人头税”,谋面为“冬天辞友秋别兄” “榆关”即“山海关”,从“榆关”一词中可拆出“前天”,但须消减去“人、木”,直接消去较难组句,可引入“一”,再去除“人、未”,拟句为“榆关一别人未归(时间用语)前天”,或拟为“一到榆关又叙别(时间用语)前天”,以“一榆关又”四字,消去“叙”字成底。 白居易《时世妆》有“妆成尽似含悲啼”,自“含悲”一词中,看出一个“念”字,余下为“口、非”,易联想到国名“中非”,拟句为“含悲却念旧日别(国名)中非”。依样画葫芦,由李白《望夫石》“含愁带曙辉”中取“含愁”一词,也可去除一“念”,可得“含愁却念旧日别(节日)中秋”。 偶读李白《大堤曲》诗有“天长音信断”,从“音信”中可拆出一个“倍”字,则余“一、言”,为书名“天一言”谋面为“吴下音信倍少来”。 诗词中“百卉”一词,不在少数,如陆游“阅尽千葩百卉春”、“百卉千花了不存”。从其中看出一个“开”字,余下为“白、十”,联想到茶名“白叶”,仅差一“口”,故拟一谜为“堂中百卉已尽开”。 再从“伴夫”一词,挖出“侠”字,以“伴夫行侠”可得“两横一竖”,粗拟一字谜为“伴夫行侠到白头(字)牛”。 “相知”中隐含一“和”,以“相知失和”可得“天、目”,为佛教地名“天目山”谋面为“相知失和在岁首” 为佛教名词“三尹”谋面时,曾想到以“君王”拆去“中”,考虑到造句困难,如拆去是“忠”,则可用“尽忠”一词,故后来谋面为“心系君王欲尽忠”。 又如为佛教名词“三化”谋面时,由其字形,反想出词组“春花”,以其去除“艹、人、日”,惜乎“艹、人、日”构不成字,要减损颇费周章,后想到添加一“旦”,则成“暮”字,则谜成矣,拟为“春花旦开暮还落”。 词组消减法这类灯谜制作时,需多研究词组中的字形,费时较多,一经制作,很难“撞车”,除非是“字素”经反复使用,已成俗套。故要制作离合法灯谜,避开撞车,不可不学此法。
二、多字同位法 “多字同位法”,即考虑多字均取同一方位而成谜。 吴楚鸿先生的“山风水景画雾中(三国人)刘备”,杏花雨先生的“初听流莺喧柳叶(字)藻”,吴乐荣先生的“沿窗听雪五更初(字)渲”,均是此法发挥极致之作。 曾为中药“柏仁”谋皮时,考虑把此底拆成六个部件:“木、丿、日、亻、一、一”,分取六个字的前部,拟成“向晚雨侵画楼前”。 为佛教名词“二和”谋面时,取杏花雨、吴乐荣两位先生谜作部件成“鸟喧枝头五更初”。又为佛教人物“恒清”谋面为“动情初听漏三更”,偷意、偷字,幸勿见怪。 从“烟雨楼”一词的前部得到“火、一、木”,佛教名词“灭相”刚好有此部件,遂拟句为“烟雨楼前日正高”。 “若耶溪”为西施浣纱之处,于诗词中每曾读到,取其前部得“艹、耳、氵”,食品“海茸”已占四分之三,易得“若耶溪前每相见”。 “步月山中”,实是难得雅趣,既可称“王”,又可化为“一、土”,为佛教名词“大圣”谋取一面,可取“步月山中人又归”。 多字同位法灯谜,为谋新出巧,取字需多,而取字越多,制作难度越大,雷同率也越低。制作此类灯谜可多翻阅字典,“为求一字稳,拈断数茎须”,可谓此法制作之写照。
三、一底一拆法 “一底一拆法”即从谜底的离合重组,变化翻新而成谜面,如按头制帽,谜面有其专一性。 如为时间用语“大清早”谋面时,以其变化重组而成“潮、三、人”,联想到“春潮”一词,以拟句为“春潮更随落日去”。有一“更”字示其变化,“落、去”以示衍消去“日”,马马虎虎。 曾见农业新词“一村一品”,变化重组为“时、味、口”,遂拟面为“时令更换口味变”,取意为时令不同,口味也须更变。 清诗目有“内人生日”者,离合翻新为“两、告、一”,拟成“一经告别两分离”。 为历代状元“汪鸣相”制作灯谜时,拆而为“江、一、口、鸟、木、目”,重组出“鸿”字,忆起前时曾作“断鸿声中每心哀(教练)王海鸣”,仍按旧路,制成“断鸿回声里,落日画楼头”,取稼轩“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句意。 苏轼诗目有“望夫台”,拆而数经组合,得“大、明、至、亡”,拟为“大明变乱至此亡”。“大明”有“变”,“至”字有“乱”,再加上“亡”,可得谜底。 为外影目“回光”配面时,拆后重组出“西、小、口”,组句为“小别西安到京中”,以“小、西”拆出“光、囗”,较为少见。 诗句有“此别不应书断绝”,为佛教名词“果位”拟面时,借用此意,将其拆成四部为“日、木、亻、立”,拟句为“此别休教音书断”。 为佛教名词“坐夏”配面时,考虑到其中有“自从”一词,以此入手,剩余部件可组为 “土、友”或“生、又”或一“麦”等,择其“生、又”易成谜,拟成“自从离别又生疏”。 一底一拆法灯谜,因其对应谜面有唯一性,如果拆出字素相同,难免暗合,故在变化翻新时,尽量多组出不同字素,避熟就生,多出新意。
四、徐妃半妆法 “徐妃半妆法”取谜面中某些关键字的一半构成谜底。其最著名者,有冬妮娅博导的“半没蓬蒿感沧凉”以射股市术语“逢高减仓”。四字底本来成谜就难,如斯之作,直可令后来者敛手! 曾为歌手“艾雨”配面为“半空雪花半空风”,以“雪、花、风”各取一半而成。 为名胜景点“白水寨”谋得“寒冰半消松柏间”。以“寒、冰”一半消失,再把“柏”字松开得底。 唐诗句有“青梅结半成”,以“青、梅、结”三字各取一半,而成“月桔”,上网查得有此“常绿灌木”,故成斯谜。 唐诗句有“一半是春冰”以“是、春、冰”各取一半,能组成字者,有“水昌”,上网查得有炮舰名“水昌”,也靠一查之功。 为口语“何苦呢”配面,“何苦”可重组为“荷叶”,但一“口”一“尼”,不太好办。偶然想到“含泥”一词,遂得面为“荷叶错落半含泥”。 为《陈情表》句“沐浴清化”制谜时,感觉字数太多,拆字重组困难,拟用徐妃半妆法,数翻字典,拟得“半落林花湿,谷前溪涧静”,以“林、花、湿”各取所需一半“木、化、氵”,前“溪涧静”取“氵、氵、青”,再合“谷”而成谜。 徐妃半妆法灯谜,制作颇难,需多研究字形结构,方能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至于猜射也有一定难度。因其“半妆”的不确定性,故需字部罗列出来,再取所需。至于撞车暗合,也应不易。 急就之章,未有参考之文,,也不曾慎思择言,只期抛砖引玉。愿于创作增损离合法灯谜深有感触者,写出创作感受,为增损离合法灯谜的繁荣,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