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兰墨鸡图
鸟石图
潘天寿先生是一位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家,可他却又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人民艺丁”。他在他的《听天阁随笔》中勤恳地写道:“物质食粮之生产,农民也。精神食粮之生产,文艺工作者也。故从事文艺工作之吾辈,乃一生产精神食粮之老艺丁耳……” 潘先生曾把自己喻为“老艺丁”,将自己与农民相提并论,这绝不是他故弄玄虚的自谦,而是他人生处世哲学思想的真实流露,或者说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意识的真实流露。他的为人处世向来低调,从少年到晚年一辈子都理着一个小平头,在平常的日子里则经常身着对襟衣,脚穿圆头鞋,手持芭蕉扇,活脱脱一副传统式的“农民相”。看他的绘画作品,无论是花鸟、山水、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潘天寿先生的国画作品题材,无不来自生气盎然的现实生活中,他的《农家清品》、《耕罢》、《欲雪》、《映日荷花》、《丝瓜沿上瓦墙生》、《雁荡山花》、《小龙湫下一角》、《踊跃争缴公粮》等,都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题材;他的国画造型整体概括,在写实中作适当的装饰、夸张以达到“似与不似”的写意传神效果,这十分符合人民群众的传统审美心理;他的国画线条“强其骨”、“力能扛鼎”和“一味霸悍”,显示出“一副台州式的硬骨头”的阳刚之美,给人一种力量感;他的国画用墨用色,黑白分明、色彩明爽、单纯协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他的国画的整体效果雄浑壮阔、蓬勃向上,给人一种民族精神的振兴感、时代精神的鼓动感和生活情趣的愉悦感。总之,他在学习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又明显区别于文人画的秀媚、柔弱和逸笔草草。他历来反对艺术脱离人民群众、脱离生活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和表现主义,他带有批判意味地说:“倘以旧社会之思想意识从事创作,一味清高风雅,风花雪月,富贵利达,美人芳草,但求个人情趣之畅快一时,不但背时,实有违反人类创造艺术之本旨。”这就是潘天寿先生言行一致地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人民性”。 潘天寿先生的“艺术的人民性”也表现在“民间赠画”的事迹中。潘先生出生于农民家庭,在农村中度过了少年时期,他与劳动人民有着原始的质朴的感情情结。在十余年的读书期间,他又接受了儒家的传统文化教育,孔老夫子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已给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潘天寿先生天资高迈,加上后天的刻苦勤奋,所以他二十几岁就已确立了“大气磅礴”的大写意画风,并迅速地走向成熟。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他在社会上就有些小名气了。尤其在他的故乡宁海,大概一般人都会知道“有个画家潘天寿是宁海人”。潘先生24岁至32岁(1920年至1928年)期间,经常到宁海老家走动。因为有些小名气,所以向他求画的人自然很多。他不分身份贵贱高低,只要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下,就会尽量满足于人。一次,他在宁海黄坛镇的妹妹潘仙家走亲戚,左邻右舍、前后道地的父老乡亲都纷纷向他求赐墨宝,他当场就画了好多幅画。颇为有趣的是,他为了要画大瓣的荷叶而一时没有大笔,只好临时用“棕榈丝”绑在竹竿上,土制了一支大毛笔(有的则说用笋壳当大笔),以满足要画荷花题材的人的要求。 潘天寿先生赠画于民的数量也真够慷慨的,仅在故乡宁海县的范围内,就有上百幅之多。1962年,他曾登报声明要求把早年留在民间的画收回而重新赠以精品。一位叫严苍山的医生是潘先生在宁海的儿时同学,所以潘先生托他代办收画之事,结果他收了一麻袋还多。不过,好多农民表示自愿交还而不要补赠。这样一来,就为潘先生解脱了大数量的“补画之苦”了。
蝴蝶寿石
映日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