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评论 >> 艺无止境的孜孜以求:邓刚的山水情怀
艺无止境的孜孜以求:邓刚的山水情怀
来源:艺谭  时间: 2015/6/6 11:39:16

邓刚


    人物简介:邓刚,1974年生于安徽来安,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工作室。擅画山水。

    有好几个邓刚,大名家当然还不是他,是另一位邓刚,他是写海出名的辽宁籍作家。但不要失望,未来更出名可能就是他了,画家邓刚。我不是胡乱说的,我有根据。这个依据即是其作品。



    此刻我一连地欣赏了他好几幅作品,都是山水画,十分激动。这些年来,自己也接近了艺术,欣赏过不少画,也不乏山水画大家之作,我不敢说心情从来没有激动过,这是假话,不过庸作还是多于精品,这或者也是正常的,精品的概率只有在零点几,这才能震撼我们。那么,庸作庸在哪里?庸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见识。没有哪个画家不想创新的,却未必都有高远的见识,有的急功近利,陈陈相因,竞相抄袭,都在前人(大师)处讨生活,自以为高明,却是最没有见识的。如此,创作要有个性的面目,不亦缘木求鱼?当然南其辕北其辙了。

    我颇欣赏邓刚的见识,1974年出生的他,未满四十,胜在生气,这也不奇怪的,但胜在见识,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读他一篇文章《我的山水情怀》,就可见其识见,我尤其击节于他说的这些话: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好的中国画作品是能被历史所检阅的;亦不可人云亦云地相互抄袭。“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眉目;古之肺腑,不能安我之腹肠。”石涛的语破天惊真正地影响了几代人。所以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着当代青年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同时,透着宋人范宽山水里那博大深远的胸襟;也带着元四家那逸笔草草而不草的气韵……

    如此识见可真的不凡,或者还可以说有些狂傲气势,但这就是年青人的生气了。这些识见也无妨把它看作是他艺术的主张与艺术的理想,有了艺术的主张和理想,这艺术家就有远大的希望了。



    这些年来,他艺术的脚步踏得格外稳健。他生长于山明水秀的安徽,黄山、天柱山、长江,山水的灵秀供养着他的灵魂。李白一生醉山水,足迹更多地在安徽境内徜徉,最后据说也死在安徽,他是如此喜欢安徽的山山水水。他做过一首豪宕的诗:李白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他的法眼无差,天造地设的黄山乃天地灵秀之化身,几乎很少有艺术家不顶礼膜拜的,刘海粟百年人生十上黄山,写就了几多壮丽诗篇。邓刚可谓得天独厚,这是艺术之神的眷爱。


    然而,他并未以此为满足,在这里他得了山水的奇秀,却仍想向恢宏大气处拓展,那么,负笈而北,乃正是他艺无止境的孜孜以求。北国之山当然粗糙,莽莽来天地,默默唱大风,却又在他心灵处激荡起沉雄的回声。他注定要走这么的艺术道路,即融南北之兼美,造自家的气象,这是他的艺术风貌。他说,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我的创作里地域地貌或许又淡去了许多。我又在追求自己的作品能在山与山的脉络里有着北方大山大水的恢弘大气;在山涧的小景致里还能透着南方山水的秀美。

   在他的近作,这种艺术风格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幅《云中秋色》即兼具壮美和秀美,有成熟的秋的灿烂,那些千树万树野野的热烈,云的万千气象,山的莽荡,一种大风歌的浩然;但它又是如此宁静的,那些幽蓝的水,斑斓多姿的云天,都让我们体会到秀美的魅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