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 >> 广东早茶长盛不衰,与广东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
广东早茶长盛不衰,与广东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
来源:网路  时间: 2015/4/2 15:13:15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饮茶刚从广东传播出去时,很多人都不明白老广们为什么不能在家泡壶茶喝,还要辛苦地跑到外面去喝茶。后来,当饮茶文化完全铺开,许多人都对广东的这项饮食传统趋之若鹜,最后连老外也学着老广们说要“yangcha”,要吃”dimsum”。



   饮茶是广州人历史悠久、雷打不动的饮食习惯,分早、午、晚茶市。广州人把饮早茶称为“叹茶”,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的口头禅,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如马蹄糕、萝卜糕、虾饺、排骨、凤爪、牛肉丸、烧卖等。清早起来,口带涩味,饮杯香茶,清净口腔,醒神提气,再食点心,更能体味到美食之“美”。下午茶往往与商务活动有关,通常是约请客户一起边喝茶边谈生意。晚茶实际上就是夜宵,不过现在因为茶市利润低,人工高,让很多酒楼觉得无利可图,纷纷从夜茶茶市“撤退”,夜茶已萎缩。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有一种馆子叫“一厘馆”,它的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供应糕点,开口挂一个木牌子,写着“茶话”两个字,为客人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后来出现了“茶居”,“居”就是“隐”即躲起来,也是为了提供一些有闲的人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后来规模大了才改名成茶楼。当时佛山经营茶楼的人,都买下土地建几层高的茶房,然后全栋用来经营大型茶楼,大茶楼越来越多,此后,广东人开始有上茶馆的习惯了。还有一种叫“二厘馆”也供同样的点心,区别在于价格和设备,茶楼的茶资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馆的茶资只需要二厘,相差甚远,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楼有些分等级,楼上比楼下的贵,因楼上有空调(或电风扇)而且地方较宽敞之故。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广东早茶的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在广东,早茶时分可以倾谈生意、交换信息,也可以会朋聚友、谈天说地。生意人把茶楼当作商谈重地,普通人则在此抒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而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三楼也有一副对联写道: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   陶侃惜飞,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想来应是绝大部分广东人喝早茶时的心理写照吧。



   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


   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广东人在别人替自己斟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广东人斟茶方式特别,于是学着给随从斟茶。随从十分惊吓,又不能行跪拜礼而暴露天子身份,于是以手指微屈向皇上行“跪拜叩头”礼,以后此手势发展成为感谢的表示。


   消耗时间是消极的,消遣时间是积极的,广东早茶,不是消耗时间,而是消遣时间,时间因此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   吃早茶就是吃时间的滋味,你必须有这份优哉游哉的闲情。不同于一般茶楼,纯粹喝茶,广东早茶则丰富得奢侈,茶,只是个借口,更广泛的是广式点心菜肴粥品。  


   喝茶、看报、会友、聊天、想心思、谈生意。时间原来是空空荡荡的,需要内容填充,你可以选择吃早茶,吃早茶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但在这里,早茶真的是吃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