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全民艺术 >> 诡异的雕塑居然被拉这么长,柔软度也太好了
诡异的雕塑居然被拉这么长,柔软度也太好了
来源:网易  时间: 2015/4/2 14:45:39

石膏瞬间变面条:李洪波的独特纸张艺术


   李洪波的部分作品现正在纽约凯尚画廊的一个名为“关于学习的工具”展览中的进行展出。参观者被它的雕塑迷住了。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并不可以触摸这些雕塑。一个戴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拉伸并旋转这些半身像,观众们紧张地围观着。



石膏瞬间变面条:李洪波的独特纸张艺术



   第一眼看上去时,中国艺术家李洪波先生的作品和普通的罗马风格石膏像没什么区别。但当靠近并接触这些雕塑时,你会发现,那些看上去像由石膏制成的雕塑其实时候许多层很薄的纸张组合而成的。这些雕塑可以瞬间拉深,变成面条一样,在拉伸的过程中,有种莫名的喜感。让我们来看看李洪波的作品以及他的创作自述。



石膏瞬间变面条:李洪波的独特纸张艺术

石膏瞬间变面条:李洪波的独特纸张艺术

石膏瞬间变面条:李洪波的独特纸张艺术

展览现场,由专业人员(通常是美女)负责把它玩坏



   一沓薄薄的纸经过黏贴竟能变化出各种迥异不同的形态,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抑或反之。纸张的连续性在这里成了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它的聚散、起伏、转折为我们呈现了一组不可预知的画面。


   这种制作技术是惊人的。先用细带将纸片串连起来,并堆砌到合适的高度。单单是制作一个头,就用了多于8000张纸片。然后使用带锯和打磨机等工具,对这叠纸进行切、雕和打磨等步骤,就像对着石头进行雕刻一样。最后你就可以真正地“把玩”这些雕塑了。你可以拉伸甚至扭曲他们的头部,然后在品味完震撼的效果(彻底玩坏他们)后毫不费力地将其复原。


   静态的石膏像是没有情感、不可改变的,而我通过纸张的粘合,切割、打磨而塑造的雕像,虽然在静态下它们的轮廓、颜色并没有改变,看似“徒有其表”而被错认为“石膏像”,但内里却有了“质”的变化,人为的参与使凝固的造型转变成为可以拉伸、扭转、变化的可动雕塑,改变了原本静态的空间和体量,也改变了我的记忆。



《大卫像》 70×50×50cm,纸,2012年



   人类习惯用最熟悉的事物来比拟自身,所以我选择用纸来演绎人生。《婴儿》《男孩》《女孩》《青年头像》《骷髅》和《人体骨骼》是我在此次展览中呈献给观众的几件核心作品。我尝试用洁白的纸张来雕塑且呈现他们。沿着时间的轨迹来诠释人之生、老、病、死。


   我愿如纸一般,生而洁白,死而静默,枯骨亦如花朵。



   《婴儿》 尺寸可变,纸、童车,2012年




《婴儿》局部



   欲望之“花”看似如此璀璨而冠冕堂皇,可人们是否能真正领悟其背后隐藏的伤害呢。当黑洞洞的枪口指向生灵时,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它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抑或是痛苦挣扎。面对一个鲜活生命的陨落,在生灵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凡有生命者,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近或远,或可见或不可见,或生下或待生下都应以无限的仁慈心去关爱,不要为一己之私而带给他人痛苦。



《花海》 尺寸可变,纸,2012年




《花海》 未展开及作品局部



   之所以用报纸作为作品的承载媒介,因为报纸是文明呈现的载体之一,也是有形传播媒介最普遍的一种,同时与我以往在纸媒介作品的探索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选择有语言符号特征的报纸作为作品承载的材料。此次作品是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二百种报纸通过粘连、叠加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拉抻、扭转变化出各种迥异不同的形态,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抑或反之。它的聚散、起伏、转折为我们呈现了一组不可预知的画面。


   这样的“我”是作品的构思起点,报纸是承载“我”的媒介,雕塑是表现“我”的手段。这就是“我”的展览。



   《我》 尺寸可变,纸,2011-2012年



   作品中的“一棵树”是由纸质材料制成,表面看似惯常的“树”却是由纸一张张粘连而成,通过拉抻、扭转改变了其固有的外形,抛却了其硬梆梆的质感,在其原有的坚忍挺拔之中融入了更多的轻柔多姿。这张驰、回转间也正体现了有情世界的多变和无常。



   《一棵树》 尺寸可变,纸,2011年




《木方》 尺寸可变,纸,2011年




《木墩儿》 尺寸可变,纸,2011年



   儿童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阳光灿烂。其思想单纯没有桎梏与箝制。哪怕一粒小小的石子都可以是不忍舍弃的“宝贝”。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这与其说是孩童的幼稚,倒不如说是成人的世故。其实我们每个人恰恰是因为丢失了这颗童真的心。才去追求“名闻利养”,使世界变得灰暗,魔障重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和领地,或小或大。但都不影响其用稚嫩的智慧编织各自美丽的童话。



《童话世界》及局部 尺寸可变,纸,2011年



   作品来源于儿时常玩的“纸葫芦”,一沓薄薄的纸竟能变化出各种迥异不同的形态,这样的视觉冲击让我看到了纸质形式语言的另一种可能,从具象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规范到自由,抑或反之。纸张的连续性在这里成了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它的聚散、起伏、转折为我们呈现了一组不可预知的画面。



《人偶》 尺寸可变,纸,2011年
《人偶》 尺寸可变,纸,2011年




《伏羲女娲》 尺寸可变,纸,2010年
《伏羲女娲》 尺寸可变,纸,2010年



   “当人们看到一个盒子的时候,他们会想那是一个盒子。但实际上,它可以转化为其他东西,” 38岁的李洪波先生说道,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直都很喜欢与纸有关的东西,“一开始,我从中国传统纸玩具和纸灯笼中发现纸具有伸缩性的特点,然后我就根据这个特点制作了一把枪。枪是一个用来杀戮的固体,但我把它转换成一个装饰品或者是一个可以玩的道具。通过这种方法,枪就失去了它的固有形态和伴随着它的文化内涵。它成为了一个游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