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轶事趣闻 >> 饶平谜坛与“状元标”
饶平谜坛与“状元标”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余作强  时间: 2023/3/25 18:40:26

灯谜这种寓教于乐的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元宵夜,在绢灯的一面写上谜语,藏头隐语,亦庄亦谐,游园欢乐之外,又添一番别具滋味的情趣。

故乡饶平,置邑虽晚(明朝末期),然就其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并未疏减。灯谜一项,也甚活跃,且可谓历久弥新。因觉得在绢灯上题写谜语,让游人于走动时一晃而过,仅有静观默想,总显得枯燥而刻板。于是改变形式,设置谜棚,并改进猜射方式。谜棚者,临时搭建于乡间的祠堂或庙宇前的旷埕,其高度约有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书写谜语的谜笺,一张张贴在竹编的匾上。台的一侧放着一面皮鼓,主持谜棚的台主执槌端坐鼓前(故台主也称主鼓),棚的另一侧有一位助手负责发奖品和补充谜纸。约定俗成的猜谜程序是:按照序号、谜面、谜目的顺序,由猜者高声朗读,台主依次一句逗即击鼓一声“咚”,最后猜者答出谜底,如猜不中,则击鼓沿两下,以示否定;如果猜中,则击鼓一声“咚”,静待猜者作出切中肯綮的解析之后,才给“咚咚咚”三声连响,揭下谜笺并将礼品奉送,棚前啧啧之声充溢荡漾。假如,猜者报出的答案与台主构思的原底不同,却合乎谜的逻辑理,台主自会随机应变地给予命中的鼓声,但会将其原底与之比较分析,让大家领悟出“一谜多底”的教益。

民俗文化,总是汇集众人的智慧,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地处闽粤交界滨海的黄冈镇,辛亥革命之后,已发育成为繁荣的街市。不仅元宵节,连中秋节都举办猜谜活动。镇中心的中山路,是最为热闹的街道,其中段有一处标志性的牌坊——“四狮亭”,乃为表彰明代举人,湖广桂阳知州余熙的宦迹所立,且由著名书法家吴殿邦进士题匾“龙章宠锡”而被视为显要所在,故而谜棚常设于此。某年,(据长辈估计,可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狮亭”的谜棚前竖起一支绿竹竿,末端缝上一面锦旗,上绣“状元及第”金字。拥在谜棚前的猜谜者和旁观游客,以为是节日的祝愿标志而已,待到一则隐藏在众谜中难度最大的谜语被人猜中,三通鼓响之后,竟燃起鞭炮,助手将“状元及第”标解下来,交给主鼓,亲自赠给射中文虎的猜者。霎时谜棚前赞叹之声迭起,又见几位壮汉抬来一只竹交椅,请射中文虎王的谜友端坐,像大英雄一样抬了起来,几位待命的吹鼓手随之奏响喜庆的潮州乐曲,一班人沿着中山路长街,浩浩荡荡前行,恰似京考得中的状元骑马游街一般,引惹得游人称羡不已。射虎英雄接标之后,就“约定”作为明年谜棚的台主,主持制谜、主鼓的事务。新一年的中秋节,“状元标”依旧竖立在棚前,待到新的“文虎王”被新的射虎英雄猜中,“状元标”继之易主,接下来的一年又有新的夺标之战。如此,年年都有“新科状元“出现,“状元标”好像“流动红旗”,年年传递下去,激励着谜友的斗志,频添谜艺的吸引力。

这一雅趣,接连举办了好多次,直到日本鬼子侵略中华,吏治废驰,社会溃败,民不聊生,良俗无暇顾及。最后一位“状元标”的得主携锦旗随避难人群往东南亚异邦而去。继之时代变迁,携标者杳无音讯,“状元标”的谜坛盛事,终成绝响。吾曾请教于老一辈谜家余金春先生(黄冈寨上村人,曾侨居泰国),仍未得其详,憾甚。

谜艺,在文化未曾普及的落后年代,尚且有此独树一帜的创举,实不失为“海滨邹鲁”的一大佐证。当此中国发展大好时机,期望有识之士,齐心协力,让典雅大方的“状元标”重新竖起,以兹文虎之啸,助龙腾之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