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谜家事迹 >> 谜界“虎将”许祯祥
谜界“虎将”许祯祥
来源:“浮香斋谜艺”公众号转自《三明日报》  时间: 2018/3/24 21:04:26

许祯祥在整理他书柜的谜书  

●本报记者林芳芳 实习生杨鑫滢 王玮文/

他是中国谜坛最高奖项——沈志谦文虎奖之金河川奖三明市首位得主,他曾获得三明市灯谜艺术特别荣誉奖,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仍对灯谜心心念念。他有许多身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三明市职工灯谜协会顾问、晋江市灯谜协会顾问,业内人都称他——

“谜恋”  “偷学”入门苦练技艺

初次见面,许祯祥递过一张名片,“凭此随心好谈虎,何须握手才言欢。”两行字印在名片正中间。灯谜又称“文虎”,听说我们来“谈虎”,许祯祥颇为欢喜。

“日光灯,猜福建省一个市名。”采访伊始,许祯祥担心屋子光线不足影响记者记录,便起身开灯,随口出了一个灯谜。见我们猜不出,他笑道:“日是明,光是明,灯也是明,谜底就是三明。”

三明,是许祯祥的第二故乡,与灯谜虽不缘起三明,但与灯谜相恋于三明,一晃已半个多世纪。

“我是晋江人,晋江一带猜、制灯谜的氛围很浓厚。大概从上小学开始,我家附近一有灯谜活动,我就去帮忙发奖品。有人凭猜中的谜底来领奖品时,我就问主持人:“为什么这个灯谜是这样猜的。”明明只是个“跑龙套”的活儿,许祯祥偏偏不甘寂寞“偷学”了不少猜谜技巧,并且爱上了灯谜,一发不可收。

猜灯谜又称“射虎”,说的是猜灯谜犹如射老虎一样难,所以想猜灯谜,靠偶尔的“偷学”可不行。“学习猜灯谜、制作灯谜,打好基本功很重要。”许祯祥说,灯谜是根据汉字一字多形、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音多字、一义多字等特点,运用会意、象形、象声、增损、离合、别解等多种手法制作而成的。

在许祯祥看来,猜灯谜就是咬文嚼字,没有这个功夫,猜不了谜更制不了灯谜。为了学习制作灯谜,许祯祥买了上百本谜书,还购置了《现代汉语字典》《辞海》等6本字、词典,并长期订阅《咬文嚼字》杂志。

除了为一些特定的活动制作专题灯谜外,制灯谜已经融入了许祯祥的生活,在别人一眼而过的素材,往往却被许祯祥记在心里,纳入了“灯谜库”。

许祯祥曾做过这样一个灯谜,谜面:严格隔离,不让非典传播;谜目:猜加拿大市名;谜底:萨斯卡通。“我是不可能熟知加拿大所有市名的,这个市名是我一次偶然看地图时看到的,就记在心里了。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幸亏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终于战胜了非典疫情,我就运用会意法,非典也就是‘SARS’,把非典读为‘萨斯’,音异而义同,而‘不让非典传播’就是‘卡其通(流)行’。”

“有些好灯谜还真是在床上想出来的,躺在床上,似睡非睡之际,突然想起一个灯谜,觉得好,赶紧爬起来找纸笔记下,不然明早起床可能什么也记不清了。”许祯祥说,以前生活条件不太好,家里卧室不大,但这样的“突然起身”多了,再黑的夜他也能熟练绕过房间里的各种“障碍”。

如今虽已81岁高龄,但许祯祥依旧在坚持看《咬文嚼字》《辞海》《辞源》等。“在看谜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别人能构思出这样的灯谜而我想不到,心里还真有几分嫉妒,然后我就反思:一定是我还欠缺某些知识,既然欠缺了,就要继续多学。”许祯祥说得很认真。

“制谜啊,不能一稿算数,要不断找出自己的毛病。此刻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得意之作?真没有。就算有,那是以前觉得有,现在再看起来,都觉得还有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就得意不起来了。”许祯祥笑呵呵地说。

热心  组织活动推动普及

“现在老了,特别是前些年得了脑溢血后,外出很不方便了,只能在家看些海内外寄来的谜书,其实我还是很想参与市里举办的灯谜活动。”许祯祥说,一有人提到灯谜活动,他就心痒痒。

“第一次主持灯谜活动大概是在1964年还是1965年,在城关吧,大多是自己制作的灯谜。”那时,许祯祥也才二十出头,就凭着一股爱灯谜的劲儿,他主动联系了文化部门,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灯谜活动。

1979年,许祯祥参与筹建市工人文化宫灯谜组(市职工灯谜协会前身)。他记不得39年间主持过多少场灯谜活动,但场景他却记忆犹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节日、周末,我们协会就在市文化宫广场那组织灯谜活动,谜面大部分都是我们协会成员制作的,我就站在一张高高的桌子上主持。”说到这,许祯祥高兴地站起来。

许祯祥主持猜谜活动,很有特色,从不简单地回答“对”或“不对”,而是有启发、有解释。“主持人要会察言观色,看大家猜不出来,就要加以鼓励和启发,有些人猜对了谜底但是说不清楚缘由,就要加以解释,把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告诉大家。”在一次灯谜活动中,一条灯谜为:飞入菜花无处寻,猜沙县小吃名。很快有人猜出是“蝴蝶包”。“为什么是蝴蝶包啊?”有人问。“飞入菜花就想到蝴蝶,‘包’嘛,就不知道了,蒙的。”猜者不好意思地回答。“包,是采用夹击与会意手法,蝴蝶为什么不见了,正是因为被油菜花包裹着、屏蔽着,不就是包了嘛。”许祯祥的解释,引来一片掌声。

有人说灯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文字游戏,但许祯祥偏偏就不搭这个理,他常创新策划活动,常给谜界带来一股新风。1983年,省第四届职工谜会在三明举办,许祯祥负责谜会方案拟定。“之前常规的做法就是各市谜条互寄展猜和举办一个小型座谈会。我想要不一样的,更有影响力的,我就设计了灯谜理论探讨、函寄谜作和自荐谜作评比、命题创作评比、电控竞猜等项目。”许祯祥说,特别是将电控抢答的形式引入灯谜竞猜,大获好评。后来,各地纷纷效仿。一位谜友受到许祯祥的启发,回惠安后,组织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灯谜电控抢答器,十分受欢迎。

许祯祥说,虽然灯谜是群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但恰恰正因为有了这朵小花,群众文化的百花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灯谜能拓宽知识面,对不同文化层次或不同专业的人来说,都有很好的益智作用。它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教育人,反映生活,表现社会,具有明显的潜移默化、陶冶情操、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是一项有利于提高人们知识水平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我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爱上灯谜。”许祯祥哈哈大笑。

编撰  谜刊走向全国扬名

在许祯祥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明珠璀璨》,书已泛黄。许祯祥取出书,轻轻拍拍封面,嘴角微微上扬,思绪回到那些年。

《明珠璀璨》是许祯祥主编的一本谜刊,是一本集三明山川地名、旅游景观、土特产品、名优工业产品、民俗、风味小吃以及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等为内容的全国灯谜有奖创作赛作品专辑。除此之外,许祯祥还参与创作、主编了《三明谜花》《亚洲雄风》《明珠璀璨》《春灯话香江》等数十本谜刊,部分谜刊曾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灯谜信息》十佳谜刊评选的“十佳”称号。因编发的谜刊质量受到认可,许祯祥还曾代表三明谜协去河南参加全国谜刊研讨会。“业余时间就是做这些,都是灯谜,没别的。”许祯祥说。

“我和你们讲讲《春灯话香江》谜刊编撰的前前后后吧。那次活动很有影响力,我觉得是我负责的最有生机的一次活动。”许祯祥点着了一只烟。

19967月,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许祯祥意识到这是一个再振谜坛雄风的机会。设计一个香港回归中华灯谜创作邀请赛活动方案对于许祯祥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一操作便犯难了。“创作要有素材,但我们对香港不了解怎么办?我们只能赶紧派人到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档案馆去查阅资料,看到和香港有关的,就都复印回来。”许祯祥说,市职工灯谜协会会员齐心协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一大叠的资料里整理出《香港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料汇编》一千两百多个词目,在19971月通过《中华谜报》将谜材告知全国谜人。

“一二十天就有人来稿了,后来来稿越来越多,半年之内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作品大约有四万多则,大家都很兴奋。”许祯祥说,活动受到了全国谜界内外人士的关注,时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杨兴富、时任福建省总工会主席詹毅、时任三明市委书记黄贤模等领导同志还分别为活动题词,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获悉三明此项活动后,让其私人助理谭慧云女士特地来函致谢,并祝活动成功。

“参赛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开始担心完不成审稿、评选、编刊的任务。那时候我也还没退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审稿,心里着急得很。”许祯祥说,最后他决定提前半年向工作单位申请退休,全身心投入邀请赛各项工作。

“有人不理解,怎么为了一个灯谜提前退休了,太疯狂了。但是我觉得能把这个重大的灯谜活动办好了就是值。”许祯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提前完成了邀请赛的各项议程,编制出了《春灯话香江》,并在香港回归前十天将这本谜刊寄给了全国各地的谜友。最让他高兴的是,不少地方都以此为题材,举办了庆祝香港回归灯谜猜制活动。

编辑了大半辈子谜刊,在许祯祥看来,地方谜刊不仅是一个地方作者灯谜作品的汇集,而且是这个地区谜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直接反映,更是研究中华谜史不可忽视的参考资料,各地灯谜社团、文化馆应当把编印谜刊作为谜事活动的一项重要项目来抓。而一本高质量的谜刊不是单纯灯谜作品的结集,它应当是猜、制、论、评等多方面灯谜作品和灯谜知识的综合反映。例如,要有灯谜新作品,有灯谜理论文章,有谜坛逸事,有佳谜、病谜评析文章……

说起那些年,好像已经过去很久,又好像还在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聊起灯谜神采奕奕。人会老,但灯谜不会。2016年,晋江市文化部门为这个旅外游子出版了《许祯祥灯谜文集》,收录了他制作的灯谜和撰写的论文等,让他颇为感慨:唯愿谜缘永续、谜谊长存。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灯谜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友情链接:长安文虎社 | 上海灯谜网 | 南通群艺网 | 浦东灯谜网 | 辽宁灯谜网 | 红头船谜社 | 石狮灯谜网 | 保定灯谜网 | 谜材网 | 苏州灯谜网 | 南京灯谜网 | 风云谜社 | 游子呤谜社


技术版权:大师网 声明:本网所发信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断开链接。联系人电子邮箱:296412087@qq.com

Copyright 2011 Enterprise Management Train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